統計處調查發現,有110家、占5.0%進行產線跨國移轉或擴增(縮減),其中有擴充產線者74家、占67.3%,有新設產線者37家、占33.6%,而產線有部分移出者61家、占55.5%,全部移出者僅5家、占4.5%。
按貨品別觀察,以資訊通信產品28.0%、光學器材10.3%、電子產品8.4%及電機產品8.2%較高,且多採擴充產線或部分移出產線方式處理,主因科技類貨品受美中貿易及科技紛爭影響較大,為降低衝擊,多採供應鏈移轉或跨國擴充產線因應。
另外,統計處也發現,「回臺擴產」為科技類貨品供應鏈移轉之首選。就產線跨國移轉之地區別觀察,有擴充產線之74家廠商中以中華民國為首選,占整體擴充產線家數之55.4%,主因政府推動臺商回臺政策,加上2020年國內疫情相對穩定,促使業者積極回流擴產,其次為東協占36.5%;新設產線則以東協占比最高,占整體新設產線家數之64.9%,顯示在政府新南向政策,以及東協國家在地理位置、人口紅利及關稅優勢等有利因素激勵下,儼然成為臺商新設生產基地之首選,至於產線部分移出及全部移出之產地,則均以中國大陸及香港為最高,分占68.9%及80.0%。
而產線移轉原因,科技類多因美中貿易與科技爭端影響,傳產類則多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統計處指出,2020年產線有進行跨國移轉或擴增(縮減)的110家廠商中,受美中貿易與科技爭端影響者有61家,占55.5%,受肺炎疫情影響者有45家,占40.9%。
按貨品別觀察,資訊通信產品、光學器材主要受美中貿易與科技爭端影響者,比重高達95.2%、75.0%,而受肺炎疫情影響者,則以基本金屬85.7%、塑橡膠製品62.5%等傳統貨品占比較高。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