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市大內區為台南主要酪梨產地,今年酪梨果實成長期先遇乾旱又逢連日陣雨,不少果農反應落果嚴重,大內區公所與台南市農業局等單位日前齊往果園現勘,全區100多公頃初估約有3成受損嚴重,已呈報建議中央給予天然災害現金救助補助與低利貸款,希望減少農民損失。
大內區農民果農表示,上月梅雨鋒面為台南帶來連日降雨,許多酪梨樹不堪天氣劇烈變化,或是農地長期浸泡水中,陸續傳出大量落果災情。果農江南瑩表示,他的金皮仔、麻豆2號等品種受害最嚴重,每棵原本包上千顆酪梨,掉到剩下個位數。
農友表示,酪梨有生理落果期,但袋子每個要價5角,只要一落果,農友就會把紙袋撿起來回收,這次因為怕下雨淋壞紙袋,因此撿得更勤,往年就算落果比往常多,很多人都懶得去報災損,但這次真的太嚴重,紛紛向大內區公所、立委郭國文、市議員陳秋宏、吳通龍陳情。
大內區長李義隆日前與農業局、農委會農糧署、台南農業改良場代表及民代至多處酪梨園現勘,農改場作物改良課課張錦興表示,確實金皮仔等品種落果嚴重,不過占大內區5成以上種植面積的中生種紅心圓酪梨,落果量還算正常。
台南市農業局表示,已將此次災損報告送至農委會核定中,農委會近日就會公告符合補償區域、金額與申請日期。
此外,部分農友也反應,因為連日下雨導致園區土壤長期過溼,酪梨疑染上褐根病,傳出有多人園區酪梨樹枯萎。張錦興表示,從現場情況研判確實有根腐病現象。
農委會農業試驗所研究員蔡志濃表示,酪梨樹染上褐根病就像得了癌症,為了避免傳染給鄰近植株,得病的樹要移除,土壤經過消毒後才能再栽種,鄰近植株也都要預防性用藥,才能保護植株。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