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產業政策的美國國防部前助理副部長納單爾(Jeffrey Nadane),13日投書「Defense One」。文中指出,美國早就該讓國防體系脫離源於大陸或由大陸主導的高科技供應鏈,而國會也該針對電池與微電子、電腦晶片這兩大產業領域,祭出鼓勵行動以避免美國軍事上過度仰賴中國大陸,而最有效的工具莫過於《2022年國防授權法案》(2022 NDAA)。
首先就電池而言,納單爾認為不論電池容量大小,都構成美國多個關鍵軍事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舉凡潛艦、水面艦、第5代戰機、P-8偵察機、情偵監系統、衛星等等,都需要用到電池。沒有了電池,軍人幾乎無法發動軍事作戰,不論是空中、海上、太空、地面或網路戰。
然而,作為電池的重要原料,中國大陸卻支配全球大部分的鋰供應。這意味著電池供應鏈幾乎每一個環節,都為北京掌控;不論是稀土還是稀土加工,到正負極電池與鋰離子電池的生產,都可以看到中國大陸的身影。
同樣的問題也出現在微電子、電腦晶片,以及控制、導引美國主要武器的相關零件。事實上,幾乎所有現代消費與商業產品,從汽車到汙水處理廠,都需要用到微電子與電腦晶片。最明顯的例子就是2020年,因疫情導致半導體出現供應短缺的問題,使得許多美國汽車組裝線被迫關閉。
作者指出,民生用品的青黃不接,只是讓消費者與生產者感到日子艱困;但是,國防系統生產的延宕卻會造成致命性後果。造成供應鏈斷鏈的原因很多,可能是大陸地區發生海嘯等重大天災,或是航運事故與武裝衝突。舉例來說,假設台海爆發衝突,就現階段情況來看,美國只能禱告、別無他法。
作者強調,將產業供應鏈重新移回美國沿海,或是不受北京嚇阻影響的可靠盟友與國家,這絕對不是懷舊或是保護主義高漲;但是,這需要對新興優先項目、政策、鼓勵措施等作出持續的承諾。納單爾強調只有國會,才能讓美國擁有更安全的軍事供應鏈,進而獲得最不可或缺的技術,而達成此一目的最主要工具就是《2022年國防授權法案》。
納單爾解釋,2022 NDAA可為總價值超過7000億美元的軍事企業提供指導,並對所有部門產生多重連鎖反應。國會可投過該法以多管齊下的方式完成需要的轉變。
他進一步指出,2022 NDAA應界定五角大廈為統籌美國各政府機構,負責擬訂、執行國防應用措施的領導部會。以電池為例,2022 NDAA應要求重大國防項目使用的一切礦物、稀土元素與其他戰略原料,都應該在美國、美國盟邦或合作夥伴國家中進行加工過程,而非在大陸控制的設施中生產與加工。當然,此一目標的完成無法一蹴可幾,可訂定法規分階段實施並列出豁免條款,以最大程度地減少產業鏈轉移的過渡時期中,斷鏈造成的傷害與增加的成本。
此外,國會也應批准150億美元的貸款與補助金,提供美國國內產業製造、採購與國防項目有關的關鍵電池元件,包括陰極、陽極電池與電池組。前述的保護、補助與豁免的政策,也應推廣適用於國防產業中的微電子產品,從半導體到零件組裝皆應涵蓋在內。
再者,考量到美方國防採購迄今仍沒有精確、完整而公開的資訊,NDAA還應要求五角大廈的採購處每年發布一份關於大陸零件與次元件在國防項目中所佔百分比之非機密聲明。
納單爾認為,過度與不必要的保密只會幫助北京。更進一步地說,資訊的控制與機密化並不能阻止大陸探得真情,反而是對美國民眾隱瞞事實。NDAA應禁止國防部將大陸零件、次元件與零組件在五角大廈重大項目中所佔的百分比,設定為機密或受控制的非機密資料。
甚至,他建議每項新國防計畫中,應涵蓋一項子計畫專門追蹤整條供應鍊上每一處環節的來源,而人工智慧軟體在這方面可以幫上大忙。
納單爾總結,如今兩黨已越來越有共識北京帶來的挑戰,此時做出改變或決定並不困難;只要國會願意這樣做,就有機會帶來改變。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