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智庫近日發佈美軍海洋監視船對華海上抵近偵察概況顯示,今年1-6月份美軍擁有的5艘海洋監視船先後前往南海開展作業,對中國周邊地帶針對性明顯。陸專家認為,美海洋監視船頻繁抵近偵察會為美國核潛艇在台海周邊區域進行潛伏做資料準備,會嚴重影響本地區安全環境。
長期監控美國在南海活動的「南海戰略態勢感知」(SCSPI)所發佈的這份概況顯示,美軍海洋監視船在南海活動頻頻,主要目的在於監視中國水下兵力的動態,分析潛艇在重點海域的活動範圍、進出路線,以為未來反潛作戰提供情報支撐。
報告指出,2021年上半年美軍海洋監視船在南海海域抵近偵察顯示,西沙群島和中沙群島附近海域已成為美海軍海洋監視船活動的重點區域,美軍海洋監視船在南海地區的部署趨向於常態化。以2021年上半年181天來計算,當中有161天都至少有一艘海洋監視船在南海部署,出動率達89%,幾乎沒有空窗期。此外,海洋監視船積極融入美軍作戰體系,實現與其他作戰平臺之間的有效協同配合。海洋監視船在西沙群島、中沙群島附近海域作業期間,美軍的導彈驅逐艦及P-8A反潛巡邏機也會出現在附近海空域,為其提供支援掩護。
《環球時報》指出,大陸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曾在記者會上表示,美國動輒派大規模先進艦機到南海搞軍事偵察、演習,非法闖入中國領海領空及島礁鄰近海空域。今年以來,美方對華海空抵近偵察近2000次,針對中國的大規模海上軍演超過20次。
匿名專業人士對媒體表示,南海戰略地位重要,美海洋監視船長期在南海海域活動,主要在調查該海區水文資訊,研究其季節變化規律,具有戰略意義。此外,海洋監視船還可以偵測水下潛艇活動情況,收集潛艇、水面艦船航行噪音,對艦艇特別是潛艇訓練影響較大。
軍事專家魏東旭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提到,海洋監視船不僅可以針對別國的潛艇進行相關的探測,也會針對相關海峽區域包括島嶼周邊的水下情況進行調查,例如洋流、水深與海底地形等。另一位相關人士指出,美海洋監視船的抵近偵察導致中國周邊海域的戰場─特別是水下環境─越來越透明。這些資訊有利於美方軍事行動,取得戰時優勢,這將嚴重影響南海的安全環境。
魏東旭還指出,海洋監視船繪製的海底地圖會為美國核潛艇在台海周邊區域進行潛伏,或者是打伏擊做資料準備。因此海洋監視船所做的工作不僅可以支援反潛作戰,也可以支援美國的攻擊型核潛艇在台海周邊進行秘密潛伏。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