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歷史課綱遭大改,不只中國史在108課綱被編入東亞史,中國近代史篇章也被大幅刪減,青年文史工作者認為,中國近代史輻射當今兩岸關係,一定得學習與研究,因此他首度在社區大學開課,便將張學良作為主要講題之一,甚至也教授中國建築史,盼透過年輕人的視角,帶領學員重新看待中國歷史與民國人物。
年約30歲的林墾對歷史非常感興趣,他整理過去在大陸工作期間赴各省市的遊歷紀錄,以及在世界各國的旅行經驗,製作成影片,並放上網路,開辦主打建築文史旅遊的Youtube頻道「肯定要旅行」,深獲好評,今年首度獲邀到台北市中正、信義、大安三所社區大學開課,其中中正社大近日已展開報名。
林墾表示,他對中國近代史、軍方戰史還有兩岸關係非常有興趣,而張學良作為近代中國最關鍵的歷史人物,兩岸對其評價兩極,爭議性很高,又活得夠久,時間與空間跨度很大,除了是西安事變要角,後半生又被監禁在台灣,位於新竹五峰鄉的張學良文化園區還有台北諸多幽禁處,都成為時下熱門的打卡景點,因此決定特別開課講解。
在課程安排上,林墾也提倡在地關懷,安排多堂課程,帶領學員認識台北,包含介紹國民政府戰後遷台建造的系列建築,像是圓山飯店、國父紀念館、故宮、歷史博物館等場館,也特別講授故宮館藏,其中以明宋兩代文物占比較多,另還會講解台中清真寺、北港朝天宮、鹽水天主堂等本土重要宗教建築。
林墾提到,由於開課的是在社區大學,學員年齡層偏高,因此他嘗試以年輕人的角度來講解歷史,期盼能與年長學員建立良好的溝通互動效果。
林墾也說,課程當然也包含世界史,主要以他曾造訪過的國家作為教案,像是埃及、印度、伊朗與俄羅斯。而之所以會到這些國家遊歷,在於此地並非台灣人出國旅遊首選地,也是早期冷戰時期「很難到的地方」,相信長輩的認識恐怕不多,再加上他本身很著迷歐亞大陸文史,決定整理旅遊經驗,做為網路節目與上課內容。
林墾特別指出,由於課程有諸多建築史,因此他自掏腰包,購買樂高製作建築模型,盼帶給學員濃濃的視覺饗宴。已完成的西藏布達拉宮、中正紀念堂兩廳院、莫斯科紅場的聖巴西爾教堂等建築的樂高模型,即將在上課時作為教具使用。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