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普遍認為歐盟提出的「全球門戶」計畫是為了抗衡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BRI)。
馮德萊恩周三在法國舉行的歐洲議會全體會議上發表「歐盟國情咨文」(State of the European Union)時表示,歐洲要在全球成為更為活躍的參與者,我們將把「全球門戶」計畫打造成為一個值得信賴的品牌,我們要與世界各國建立夥伴關係,而非依賴關係,我們將對基礎建設施進行高品質的投資,要將世界各地的人、貨和服務連結起來。
在晶片發展計畫方面,馮德萊恩宣布將採取行動加速提升區域內的晶片產能,以確保半導體供應的穩定性,並協助歐洲趕上美國和中國等競爭對手。
全球晶片供應短缺導致汽車產業停工減產,使晶片在地生產的議題成為關注焦點。馮德萊恩表示歐盟執委會正在制定「歐洲晶片法案」(European Chips Act),將全力提升區域內的晶片生態,以減少對亞洲晶片供應的依賴。
這項晶片發展計畫將整合不同國家的研發和設計、協調歐盟國家的資金安排,並共同創立一個「最先進的微晶片產業生態系」。馮德萊恩表示,如果歐盟想要建立一個具競爭力的半導體產業,就必須「再大膽一次」,她並表示,這是一項艱鉅的任務。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