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縣是養豬第三大縣,也是全台最大酪牛產區,過去以來,糞尿汙染河川水體,臭氣熏天,至今改善有限,審計部也糾正,超過8成飼養豬隻2000頭以上之畜牧業,未採行糞尿沼液、沼渣作為地肥或發電等,資源化的處理,「米田共變黃金」,比例太低了。
農業處表示,彰化縣養牛150戶,養豬610戶,只有171戶申請沼液、沼渣再利用,每年處理35萬2229公噸,約和268公頃農地簽訂契約作為地肥,還有努力空間,要達到環保署規定2021年每座畜牧場,糞尿資源化至少得達5%目標,仍有距離,目前幾乎沒有業者可以達標。
審計部彰化審計室指出,畜牧業者超過4成集中在舊濁溪流域的鄉鎮,不利推動流域汙染整治,應該加強推動補助購置畜牧業沼液、沼渣集運車輛和機具,增加施灌之機動性和靈活度。
農業處表示,沼液沼渣作為農業地肥使用,主要取決於農民施肥之需求和意願,已經加強農地媒合,並積極拜會養豬協會和各農會產銷班等團體,增加畜牧業的申請意願。
此外,彰化也已經有10家案場完成沼氣發電建置,發電容量為559KW,相當於提供1000個家庭用戶使用。
不過地方也指出,要終結河川臭氣沖天,畜牧沼液沼渣再利用是其中的環節,主要是各畜牧都得設置廢水處理設施,但業者為了規避被徵收汙水處理費,「爛招齊出」盜排,或遶流或是以合法管線掩埋非法等,防不勝防。
環保局表示,今年6月就循線一舉查獲6家畜牧場盜排,多數管線皆埋藏地面下,增加稽查、蒐證困難度;一旦查出都依水汙法嚴懲,每場最高處2000萬元。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