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推行讓小學生選讀母語,除閩客語外還有多國東南亞語言,2021年新住民語文課程共開設844班,其中不乏許多非新住民學生選修,預估3年後會達到1600多班。但新住民語言師資因屬於鐘點人員、需跨多校授課,遭審計處點名,部分語別師資參與課綱授課的比率低,要求檢討。
桃園市新住民語文課程開班率為全國第一,教育局國中教育科長蔡聖賢表示,今年國中小新住民語文課程學生有1794人,其中非新住民學生占選修人數五分之一,他分析,許多學生已掌握閩、客語,加上不少家長把眼光放遠,認為將東南亞語言當成第2外語選修,可從小打基礎。
審計處指出,2020年國中小新住民語文合格教支人員聯合招聘甄選,有81人參加甄選,其中越南語有34人,不過師資需求人數僅21人,反觀泰國、馬來西亞等語別甄選人數都不足需求。另外,取得合格資格的教支人數參與授課的比率僅18至29%,比率偏低。
蔡聖賢坦言,教支人員是採鐘點計費,加上授課地點分散多校,有人甚至需要跨15校授課,交通及時間成本高,導致意願降低。教育局祭出3種措施,提升教支人員的授課意願,分別為先替教支人員安排課表、每學期補助交通費最高7千元及補助教材1千元、開設進階班、回流班教授教學技巧。
蔡聖賢解釋,目前採取將鄰近地區畫為一區,如龍潭和大溪、中壢及平鎮區,把13個行政區重畫為5區,並在區域中找1所中心學校,整合區域內提出共聘申請學校的課表,依語別、開課節數設計出課表,供教支人員挑選。
國教署每學期補助教支人員3千元交通費,蔡聖賢說,桃園再依跨校授課的校數加碼交通費,若以跨超過15校的教支人員來看,最高可以補助7千元,總計可拿到1萬元的補助。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