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唯一航母「戴高樂」號(FNS Charles de Gaulle,R91)

美英澳9月突然宣布協議,表明美英將協助澳洲打造核潛艦,而坎培拉也宣布,將放棄委託法國造艦的大單。這或許導致美法間出現裂痕,但美國總統拜登和法國總統馬克宏本月稍後在羅馬會面時,或許能靠航母這寶貴資產,來修補雙方的關係。

據《富比士》(Forbes)雜誌網報導,由於美法都尋求確保廣大的專屬經濟海域,在加強海上安全,執法和海上法律規範上有共同利益,因此提高海上協調是有道理的。而在航母上更深的合作,正是很好的起點。

儘管澳英美(AUKUS)軍事安全合作夥伴協議使美法關係尷尬,但雙方的戰略利益仍然一致。協議宣布後,美國外交官在10月的大部分時間裡,都不斷在巴黎穿梭,以進行損害控制。原本澳洲要砸650億美元(約1.8兆台幣),向法國買12艘「梭魚」級(Barracuda class)潛艦。

而拜登和馬克宏預定10月30—31日間在羅馬20國集團(G20)峰會期間會面,據說將討論許多關係建立案。另一方面,馬克宏短短6個月內將面臨民調,而他將尋求既能討好國內觀眾的勝利,又能推進他對加強法國戰略自主權這長期興趣的機會。

無論對拜登或馬克宏來說,加強美法海事的合作關係,將是獲取高調G-20峰會中勝利的捷徑。而美國一心想因應各式海事安全挑戰,但法國卻處於航母資本重整計畫的初期。法方現有的航母「戴高樂」號(FNS Charles de Gaulle,R91)預定2030年代末退役,而巴黎打算建1艘中型核動力航母,並已向美國尋求技術支援。

這或許是場輕鬆的勝利,美法已在這些海洋事務上合作,而在這些戰略需求上加深合作,將為美法帶來實際的價值。就海上威望和力量來說,唯一能在戰略價值上與核潛艦匹敵的,就是核動力航母。在航母專案上,美法有許多能互惠的。美國有原始技術,整合專業和最廣的航母設計經驗。而法國開發約7.5萬噸的較小型航母,則提供美國降低風險,並驗證現代小型航母效用的機會。

或許在幾年內,美國會想要較小型的航母設計。儘管它歷經漫長的測試後,已有高達10萬噸的福特級超級航母首艦服役,並還會陸續再有3艘,可是戰略家和五角大廈預算監督人不斷設法,想要維持這些大型航母的效用,以及龐大費用間的平衡。

此外,雖然美國在福萊斯特級(Forrestal-class)航母上經驗豐富,但距離上次有6萬噸級輕航母服役,已經是超過50年的事了。而美國對中型航母設計會有哪些得失的了解,或許能好好更新一下,而可以提供這獨特良機的,就是法國。

文章來源:U.S.-French Deal On New Aircraft Carriers Could Mend Rift From Sub Snub
#航母 #潛艦 # #法國 #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