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誠PwC會計師事務所指出,全球碳定價報告評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提出的全球最低碳價機制(ICPF)對全球的影響。根據本報告,ICPF可以將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12%,實施的成本低於GDP的1%,且實施ICPF可避免全球暖化造成的經濟損失,並可能增加碳交易相關收入,因此可抵銷ICPF的實施成本。
而ICPF產生的大量收入可用來協助最弱勢者。在某些國家,ICPF最多可以增加GDP約3%的收入,這些收入可以重新分配給低收入家庭,並有助於實現公正轉型。
此外,全球碳價機制將有效減少高達12.3%的排放量。各國目前「國家自定貢獻」 (NDC) 對減排之承諾,有助於將全球暖化目標限制在比工業革命前高出攝氏2度的範圍內。再加上各國近期展現更大的淨零排放決心和行動,有助於控制全球暖化目標升溫在1.5°C以內。
現今全球不同地區碳價不一,從每噸碳價0美元到超過130美元不等,形成不公平環境,IMF在2021年6月提出了ICPF框架,對不同發展階段的經濟體提出不同的碳價,以推動更多人參與減排。
資誠永續發展服務公司董事長李宜樺表示,運用ICPF可以加快減排的速度,對全球氣候做出重大貢獻,減排也可以不對人民生計和商業造成嚴重經濟損失,儘管在全球各地的影響仍會有些不均衡。
李宜樺強調,實施ICPF固然有成本,但不採取行動對社會和企業帶來的成本要高得多。儘管政治和技術上的挑戰仍然非常大,但可鼓勵各國考慮這樣的碳定價方式,以加快速度達到淨零碳排,把氣候變遷對人類和地球的最壞影響降到最低。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