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年境內外醫療生技基金績效大都有2位數,包括:聯博-國際醫療基金、法巴健康護理創新股票基金、駿利亨德森環球生命科技基金、富達全球健康護理基金、景順健康護理創新基金、凱基醫院及長照產業基金、新光全球生技醫療基金、景順全球康健基金、保德信全球醫療生化基金等。

保德信全球醫療生化基金經理人江宜虔指出,藥廠研發新藥最大的挑戰在於耗時與必需付出高昂的成本,根據統計,從發現標的到新藥正式上市,平均需要14年的時間,平均所需投入成本高達18億至26億美元,且整體成功率小於4%,如今在科技產業的幫忙之下,將能大幅提升成功率,並縮減研發時間,進而降低研發成本。

除了藥廠受益,江宜虔表示,目前歐美有不少專門提供生物科技藥品研發服務的企業,如法國的Sartorius Stedim Biotech、美國的賽默飛世爾科技(Thermo Fisher),隨著近年科技產業與新藥研發接軌,在新藥研發及製造過程中,提供各項以科技為主的解決方案,包括技術、軟硬體設備及資料分析等,加速新技術平台發展,達到縮短研發時程,並降低研發成本的目標,而這些企業近16年的營收、淨利年複合成長率都有雙位數的水準,平均毛利率更達逾四成的高水準。

江宜虔進一步說明,整體新藥研發也持續朝正向發展,包括新冠口服藥等相繼上市,帶動今年下半年新藥研發展望樂觀,據統計,第四季FDA將公布24項新藥的審核結果,並有超過40項重要新藥臨床實驗數據將公布,有望激勵相關個股及次產業股價表現;另外截至10月上旬,FDA已核准41項新藥上市,預期未來在科技業的輔助之下,新藥上市速度將加速進行。

#全球 #研發 #新藥研發 #時程 #新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