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基督教救助協會的《2020年急難家庭救助計畫成果報告》顯示,服務的家庭中,有82%的案主因傷殘、重病,而無工作能力。另外有超過3成,雖然收入低於政府公告的低收入戶標準,卻因特殊原因無法得到補助。他們平常或許還可勉強度日,但一旦遇到天災、重大傷病、失業等意外,因不符合社會救助法補助標準,無法得到政府補助,就成為所謂的「急難家庭」。
為了幫助這些家庭,基督教救助協會自2002年發起「1919愛走動—急難家庭救助計畫」,以「1919要救要救」的精神,為急難家庭籌募緊急救助金。19年來,總計已攜手全台1418個1919服務中心、1萬4500名志工,以提供每月5500元、連續4個月的方式,救助了1萬4376個急難家庭。
如位於台南白河水庫旁的白水溪社區,是一個擁有數百年歷史的希拉雅族聚落,居民平均73歲,40戶當中有30戶是弱勢或獨居。這是一個已被社會遺忘的地方,公車到不了,只有每周一次的小黃公車載居民到山下採購、看病,其中阿南哥母親在白水溪待了一輩子,後面臥床這幾年,所幸救助協會常來看我們,申請1919食物包,也幫媽媽的後事申請了1919急難救助金。
已救助超過1萬4376個弱勢家庭的基督教救助協會今年將持續推動「第廿屆1919愛走動-急難家庭救助計畫」,於11/15舉行線上救助挑戰營、12/26-2022/1/8單車環台等勸募活動,盼望能轉化許多弱勢家庭被社會淘汰的命運。捐款可洽基督教救助協會官網。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