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市文資處發現很多市定古蹟廟宇重視保存硬體,卻忽略內部文檔價值,導致廟方很多重要的歷史文件流失,19日選定安南區土城鹿耳門聖母廟與安定區蘇厝長興宮作為示範,開設為期兩天的文資整飭工作坊,教導將文資數位化保存。
全台有半數寺廟集中南台灣,身為開台城市的台南市更是許多廟宇的分靈發源地,台南市文資處在發掘許多國定與市定古蹟寺廟時,發現各家廟宇只重視建築空間的管理維護,對紀載著歷年民俗活動的紙本文件、照片與甚至帳簿卻任意堆放,經過人事更迭而被遺忘或損壞,甚至流失。
台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今年選定安定區蘇厝長興宮、真護宮、安南區鹿耳門天后宮、正統鹿耳門聖母廟、中西區孔廟與安平區靈濟殿共6間廟宇,開辦「民俗保存者文件資源調查整飭計畫」,教導廟方將堆放在倉庫的重要文件數位化建檔,做為流傳後世文史的重要依據。
這項計畫各在聖母廟、長興宮舉辦2場次工作坊,藉著文件整飭成果,輔導寺廟了解文件盤點、分類、保存的重要性,應具備的概念及基本技術,盼未來民俗文件資源能得到系統性收存。
在文資處眼中,最有能力做好文資建檔保存的土城正統鹿耳門聖母廟,在整理舊資料過程中,也重新發現了很多保留了數十年的珍貴舊文件,連廟方幹部也不知情,經整理後才一目瞭然。
台南市文資處表示,蘇厝長興宮久未開啟的鐵櫃內,發現日本昭和年間的舊帳簿,記載百年前辦理醮典及神明慶典的各項開支。安定真護宮找出1960年代王醮的寫真相片。土城聖母廟的地下書庫內保存1960年代以來的大量廟務、醮典文件。
另外,鹿耳門天后宮更發現1990年代首次舉行送迎神祭典的儀式手繪圖原本。台南孔廟保留自1970年代開始兩任總幹事手寫記事本,是40年來以成書院的大事紀。安平靈濟殿庫房儲藏櫃中發現1960年代以來的紙本文件,包括收支、地目、早期鄉史書寫等重要資料。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