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報導傳出,中方今夏測試的可攜帶核武高超音速滑翔體在穿越大氣層時,還發射了某種彈頭。
據《動力》(The Drive)網和《衛報》(The Guardian)22日報導,如果這是真的,顯示這已新武器還具備令人好奇,但性能尚不明確的新戰力。而《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21日說,中方7月27日測試了令人費解的高超音速滑翔體,當它在南海上空至少以5倍音速接近目標時,發射了某種彈頭。
至今報導紛紛指出,這種高超音速滑翔體進入太空後,經軌道環繞地球,再穿越大氣層朝目標飛去,而這就是所謂的「部分軌道轟炸系統」(Fractional Orbital Bombardment System,FOBS)。
就這方面來說,這似乎很像冷戰時期的某些概念。而「部分軌道轟炸系統」的關鍵優勢在於,它能從與預警設施相反的方向發動打擊。除了部分軌道轟炸能力外,高超音速滑翔體和傳統的彈道飛彈相比,能在大氣中變換方向,飛行軌跡較難捉摸,也更難偵測與防禦。
《金融時報》引述未具名專家的話說,相關證據顯示,中方在高超音速武器上應該已領先美俄。
美國參謀首長聯席會議副主席海頓(John Hyten)最近接受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新聞網(CBS News)專訪時透露,中方7月27日的測試涉及長程飛彈。他說,飛彈環繞地球,投下高超音速滑翔體,讓它滑翔回中國,打擊了當地的一個目標。
如今《金融時報》引述知情人士的話說,這滑翔體飛行途中在大氣中發射了另一枚飛彈。儘管文內某些部分說,這滑翔體發射的是另一枚飛彈。但文中同時也指出,有些五角大廈專家認為,它是空對空飛彈。
另一方面,文章引述美國國防高等研究計劃署(DARPA)不具名專家的話說,它其實可能是某種像美國正在研製的反飛彈防禦系統武器。而國防高等研究計劃署的專家無法確定,中方怎麼有辦法從高超音速滑翔體發射反制武器。目前沒有人能確定,中方高超音速滑翔體所發射的,究竟是甚麼,還有到底為了甚麼原因要發射。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