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投信投顧公會(SITCA)統計,截至10月底,跨國組合平衡基金整體規模來到1274億元,主要來自於買盤帶動,過去10個月該類型資產淨申購金額達307.9億元。相較2020年12月規模905億元,今年來成長幅度超過四成,無論是基金規模或者成長幅度,皆為各類型跨國組合基金之冠。

觀察跨國組合股票基金10月規模達114.05億元,今年來成長幅度為31%,反觀跨國組合債券基金萎縮至339.45億元,今年來下滑23%,顯示股債平衡的組合型基金,今年以來受到更多市場資金青睞。

瀚亞多重收益優化組合基金經理人林如惠指出,疫情干擾使跨國組合平衡基金規模一度下滑至800多億元,不過隨各地疫情受到控制,資金開始重回金融市場尋找投資機會,進而推動跨國組合平衡基金規模一路向上增長。投資策略以採取穩健資產抗波動、多重配置抓機會兩大主軸,有利拉高防禦性高品質債券,如投資等級債,達到下檔保護的功效,同時藉由分散布局股票、高收益/新興債等風險性資產,甚至是趨勢型產業,抓住不同市場成長動能。

林如惠強調,2021年各國在經歷強勁復甦成長後,2022年增長步調將開始放緩,預計屆時各類型資金波動將提高,股票及債券同漲同跌狀況不再,投資操作難度增加。建議想參與市場機會,布局跨國組合平衡基金有利抓住多頭契機,並達到風險分散效用。

#全球 #跨國組合平衡基金 #資產 #出現 #各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