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2020年中宣布成立鴻海研究院、2021年初正式揭牌營運,下設五大研究所,聚焦人工智慧(AI)、半導體、新世代通訊、資通安全、量子計算應用布局等十大前瞻技術研發計畫,以界於學術研究及產品研發間的定位聚焦技術研發,不受市場因素影響。

為掌握下世代量子計算領域發展契機,鴻海日前宣布鴻海研究院將成立「離子阱實驗室」,由量子計算研究所主導開發量子編譯器,投入離子阱量子電腦開發規畫,預計5年內推出5~10位元開源、可編碼離子阱量子電腦,作為中長期可擴展量子電腦的平台原型。

經研究院諮詢委員評選的首屆鴻海研究院傑出論文獎,前三名由半導體、量子計算、新世代通訊研究所研究員發表,分別聚焦第三類半導體、量子計算及智慧車聯網等領域,藉此深化鴻海在前瞻技術掌握與產品創新能力,吸引更多科研人才加入鴻海研究院。

其中,第一名的研究論文與美國耶魯大學共同合作,旨在發展高解析度與高均勻度的全彩微型顯示技術,未來可應用於色彩飽和度及解析度要求較高的車載顯示螢幕、以及時下最夯的元宇宙(Metaverse)擴增實境/虛擬實境(AR/VR)相關產品。

第二名研究論文則與澳洲蒙納許大學與昆士蘭大學共同合作,旨在為組成量子電腦的量子閘錯誤率提供簡單、快速的評估標準,使容錯計算可更加適用於實際錯誤模型。後續將針對各種量子硬體平台結合機器學習理論,持續開發更高效的錯誤評估協議。

第三名的研究論文則以開放式無線存取網路(O-RAN)車聯網架構,提出具車流預測機制的邊緣智慧系統框架,並開發可運作原型整合眾多尖端雲端技術,實現O-RAN聯盟規畫的自動化、可擴展性和可靠性,結合台灣高公局數據集進行實驗,學習與預測車輛交通模式。

鴻海董事長暨鴻海研究院院長劉揚偉表示,研究院的價值來自於前瞻技術研發,透過舉辦傑出論文獎,可將把更多研究成果跟外界分享,進一步和集團旗下各事業群打造技術交流平台,讓新興技術得以落地、創造更多價值。

#鴻海 #鴻海研究院 #半導體 #量子計算 #智慧車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