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連2年乾旱,降雨量未達500毫米,遠低於年平均降雨量1000毫米,主要的經濟作物高粱出現「空包彈」的嚴重災情。縣府通報中央勘災啟動應變機制,公告全縣5鄉鎮為「農業天然災害現金救助地區」及「農業天然災害低利貸款地區」,相關救助金1661萬元已匯入鄉鎮公所帳號,將於近期發放給農友。
縣府說明,縣長楊鎮浯關注災情,多次指示建設處從寬、從速、從簡輔導農民辦理申請作業,同時為期農地能儘速復養,以便農曆年前領到救助金,也多次與農委會協調溝通,並在立委陳玉珍的協助下,確認救助金可快速撥付,這也是農業天然災害現金救助撥付最多的一次。
縣府表示,此次旱災救助要感謝農委會等相關單位幫忙外,各鄉鎮公所的配合更是出力很大,因應極端氣候的可能常態發生,縣府前年旱情初現,即加強農塘浚挖作業,擴大儲水空間,自來水廠也將再生水導入合適農塘,並與農田水利署合作,藉由各式節水設備與設施,有效利用水資源,希望藉以減緩極端氣候對於金門農作影響,以期金門農業永續經營和發展。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