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增加開發彈性,海龍二號離岸風力發電計畫及海龍三號離岸風力發電計畫今天二度闖關環評初審小組,會中委員仍希望承諾水下噪音應低於159分貝,原本開發單位認為該地地質為玄武岩、難以承諾,但在環評委員要求之下開發單位才承諾,海龍二號風場10%基樁數、約12隻機樁在打樁時,距離基準點750公尺水下監測結果應低於水下聲曝值159分貝,最後順利通過初審。
海龍二號風場位於彰化縣外海,距離台灣最近距離約45公里、面積達59.2平方公里、風場水深25至45公尺;海龍三號則位於彰化縣及澎湖縣外海,距離台灣和澎湖最近約50及40公里,面積達85.2平方公里、風場水深25至50公尺。
開發單位指出,國際間套筒式基礎技術成熟,為增加基礎型式選用彈性,新增三腳套筒式結構;而考量降低整體 施工期程及運維管理,每風場海上變電站由 2座整合為1座。
多個環評委員要求應承諾於安裝期間在距離基準點750公尺處水下打樁聲嚗值不超過159分貝,並設定低於158 dB為警戒值啟動相關因應措施;原本開發單位表示,以目前已商業化最佳噪音防制工法進行評估後,打樁期間距離風機基礎中心點750公尺監測處,水下噪音聲曝值不超過160分貝已有相當困難性。
但在環委多次要求之下,開發單位最後承諾,海龍二號風場10%基樁數、約12隻機樁在打樁時,距離基準點750公尺水下監測結果應低於水下聲曝值159分貝,最後順利通過初審。
此外,原本有環委要求應針對提供風場及海纜範圍內的各測站,海域植物性及
動物性浮游生物、底棲生物調查資料,開發單位稱原本因秋、冬季期間海象狀況不佳,考量人船安全,現階段無法出航調查,本計畫已將海域生態調查納入施工前環境監測計畫,但在環委要求之下,已立刻派船出發調查。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