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無人機(UAV)空拍攝影及人工智慧(AI)影像辨識技術快速發展,交通部運輸研究所遂結合兩項最新科技,用無人機空拍路口,並以AI技術記錄路口人、車流動軌跡,分析路口交通衝突型態,以防範事故於未然。
過去道路管理機關需蒐集並分析1至3年的交通事故資料後,才能發現路口安全問題。運研所與訊力科技公司合作,以無人機「上帝視角」無死角空拍路口交通影片,並以AI技術將路口行人、車輛流動影像自動轉換成軌跡資料,再透過軟體分析路口易發生交通衝突之地點及型態。
運研所在民國110至112年有一個為期3年計畫,去年試驗兩項路口交通高風險衝突情境:第一項是「機會左轉」也就是左轉車無左轉專用紅綠燈時,需趁對向直行車流空隙左轉,第二項是「路口穿越衝突」,也就是直行車因搶黃燈、闖紅燈等而與橫向來車發生衝突。執行地點包括在北高兩市挑選14處路口記錄分析高風險衝突情境,並分析台北市、桃園市及台南市4處易肇事路口,做為後續改善依據。
運研所組長葉祖宏對本報表示,若產生「機會左轉」衝突,也就是當路口號誌沒有左轉專用時間,車子要在路口等,利用對向車流的安全間距時穿越。有時車流太多 或時間太短,綠燈結束時利用剩下時間左轉,很容易發生危險。建議路口號誌微調,亦即直向綠燈結束時,橫向號誌給它3到5秒空檔才變綠燈,若設的時間不夠,或車流實在太大,可適度延長空檔,甚至要考慮給它左轉專用燈,這些都有改善空間。
另外「路口穿越衝突」也很常見。例如黃燈變全紅時,直向車駕駛常常認為橫向還沒有變綠燈,認為橫向車還是會等直向車通過,於是就冒險衝。但如果路口太寬來不及通過,甚至變成違規闖紅燈。運研所就是要分析到底是路口號誌問題,還是駕駛人本身行為違規,若是前者就微調號誌,若是後者就要靠執法或是教育來改善。
目前111、112年會繼續做「右轉衝突」等4項高風險衝突情境,並與縣市政府合作分析8處易肇事路口,以擴充相關分析工具,且持續優化此分析技術。
交通部長王國材肯定此分析工具已獲階段性成果,可結合運用「事故型態導向之路口交通工程設計範例參考手冊」,後續可持續優化精進分析工具,將分析地點由路口擴及至路段,創造更優質用路環境。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