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和立陶宛關係因台海問題生波瀾,立陶宛指責中方採取「經濟脅迫」方式,企圖讓立陶宛低頭,歐盟則將中國對立陶宛採取的有關經貿限制措施訴諸世貿組織(WTO)爭端解決機制。大陸全國人大發言人張業遂表示,是立陶宛破壞當初的中立建交承諾,和台灣發展官方往來,都是立陶宛的錯,中方的回應是正當的,不存在所謂「經濟脅迫」問題。
大陸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今天(4日)中午12時在人民大會堂新聞發佈廳舉行新聞發佈會,針對目前跌至谷底的中立關係,張業遂表示,一個中國原則是國際社會普遍共識和公認的國際關係準則,是中國同所有國家發展雙邊關係的政治基礎。1991年,在中國同立陶宛簽署的建交公報中,立陶宛政府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明確承諾不和台灣建立官方關係和進行官方往來。
張業遂指出,去年11月,立陶宛政府宣佈允許台灣當局設立所謂「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這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違背立方在兩國建交時所作的政治承諾。中國政府對此作出堅決回應,是完全正當、必然的。
張業遂表示,目前兩國關係中出現的問題責任完全在立方。在國際貿易中,中國一向主張尊重世貿組織規則,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從來不歧視任何國家、任何企業,不存在所謂「經濟脅迫」問題。
張業遂也指責歐盟,關於歐盟在世貿組織提起訴訟,中方認為這不具建設性。我們希望歐盟採取客觀公正的立場,不要將中立之間的問題擴大化或上升到中歐關係層面。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