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攜手中華民國數學會、國家理論科學研究中心,昨天及今天展開為期兩日的2022年「國際數學日」慶祝活動,更於今天下午3時14分帶領全場觀眾一起進行「一π即合」數學鑲嵌藝術活動,與世界同步歡慶!
由於圓周率(π)的近似值為3.14,因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訂定每年3月14日為國際數學日。響應國際數學日,全球最大的數學專業團體-國際數學聯盟(IMU)特別號召全球超過107個國家舉辦超過400次的數學個別活動,向大眾宣傳日常生活中數學的美麗和其重要性。
台灣自2019年起即由中華民國數學會偕同國家理論科學研究中心負責策劃台灣國際數學日慶祝活動,2021年起科教館加入後更擴大舉辦,希望台灣能將國際數學日發展成一個定期鼓勵民眾接觸數學、發展數學教育的慶典。
今年國際數學日的主題是「數學聯合國」,傳達數學不僅是全世界的共通語言,也把不同的領域串連起來。因此呼應今年的主題,科教館集全台灣數學組織、知名數學科普社團一起在3月12、13兩日安排了一系列慶祝國際數學日的節目。
除了演出由科教館自編自導自演的科普劇《費布納西與露比兔》,以及深受科普愛好者喜歡的EDU創作社帶來的微積分舞台劇《恆河左岸的愚公》外,還有有趣的數學雜耍表演及魔數表演,要用表演的方式帶民眾認識數學的奇妙及有趣之處。
今年慶祝活動高潮即以具數學性與藝術性的鑲嵌畫為發想,首次嘗試以圓周率的圖形「π」設計鑲嵌畫。所有觀眾從昨天起一起為π著色,並依照鑲嵌的數學邏輯一片一片拼貼,預計兩日將完成3140張的π組合而成一件大型的藝術作品,並在今天下午3時14分由現場所有觀眾一起舉牌揭曉,合力完成全球首創的「一π即合」鑲嵌畫。
科教館表示,此次成果並將上傳國際數學聯盟參與「MATHEMATICS UNITES PHOTO CHALLENGE」,為台灣響應國際數學日留下一個新的里程碑。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