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地震頻傳,雲林縣麥寮鄉「鴉片牆」規畫加強防震。(吳明宜提供/張朝欣雲林傳真)
因應地震頻傳,雲林縣麥寮鄉「鴉片牆」規畫加強防震。(吳明宜提供/張朝欣雲林傳真)

雲林縣麥寮鄉保有1堵百年歷史鴉片館磚牆,記錄麥寮地區早年的社會文化,2018年「鴉片牆」曾因大雨塌陷,後縣府協助整修,最近地震頻傳,地方文史工作者22日認為有必要未雨綢繆,著手規畫「鴉片牆」相關防震事宜,藉以永續保存文化景點。

清朝年間麥寮鄉新虎尾溪形成1處碼頭,與大陸商業往來興盛,熱鬧繁榮店家林立,主要買賣小麥,碼頭有許多置放小麥的寮舍,因此名為「麥寮」,日據時代鄉內1戶大家族的磚屋改為鴉片館,後因土地重劃遭拆除,目前僅保留1堵磚牆,地方稱為「鴉片牆」。

麥寮文史工作者吳明宜表示,「鴉片牆」位於麥寮市區中山路舊市場內,已由縣府登錄為古蹟。閩式建築工法記錄早年工藝,也見證清朝至今的時代變遷,2016年在縣府、學術單位協助下展開維護,2018年8月雲林沿海出現強風豪雨,「鴉片牆」部分牆面崩塌,經地方爭取經費於2019年2月完成修復。

吳明宜說,最近地震頻傳,本月19日中央氣象局共觀測到7次地震,其中主震芮氏規模5.1,麥寮地區明顯搖晃,大家忙著檢查住家有無災情,事後想到「鴉片牆」不知有無受損,到場檢查後見結構完整,才鬆了一口氣,但也引發文史工作者對「鴉片牆」防震措施的關注。

吳明宜指出,「鴉片牆」因沿海地區地層下陷嚴重,牆面約有1公尺在地面下,有助於牢固性,但牆厚度僅約20公分,且牆周邊沒有其他可供支撐的結構,因此防震系數相對較低,有必要加強防震工程,將請縣府協助確保其完整性,留予後人永續傳承。

#鴉片 #麥寮 #頻傳 #文史工作者 #吳明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