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南海研究院創始院長、中國-東南亞南海研究中心理事會主席吳士存21日在海南博鼇亞洲論壇2022年年會南海主題分論壇演講指出,當前,南海形勢總體穩定可控,《南海各方行為宣言》(《宣言》)框架下的海上合作和「南海行為準則」(「準則」)磋商有序推進。但在疫情陰影揮之不去、烏克蘭危機影響外溢、國際形勢深刻演變的背景下,南海形勢也呈現出波詭雲譎、局部動盪的一面。今年是《宣言》簽署20周年,應以此契機,以「凝聚共識、增進互信」為起點,以「新思維、新路徑」為抓手,以「合作共贏」為導向,在南海區域海洋合作與治理上書寫新的篇章。

吳士存表示,首先,在南海爭議問題上「選邊站」、在安全議題上秉持冷戰思維、在地緣政治上「拉幫結派」的美國是破壞南海和平穩定的最大外部因素。2020年以來,美國加快「盟友和夥伴體系」模組化布局的步伐,以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美英澳軍事同盟(AUKUS)、美日同盟機制、加強美菲越三方協調的「四輪驅動」方式對中國進行戰略圍堵。

吳士存稱,其次,美國「印太戰略」框架下的軍事存在與活動是南海軍事化的最大推手。拜登政府以「構建體現美國偏好和價值的影響力均勢體系」為目標,推出「一體化威懾」「太平洋威懾」等,加緊在南海及周邊地區進行力量部署,這會導致中美兩國未來相當長一段時期內在南海形成戰略對峙。

吳士存指,再者,周邊部分國家在爭議海域以油氣開發活動和島礁擴建為主要形式的單方面行動是製造南海緊張局勢的內部原因。

吳士存強調,2002年中國與東協十國簽署《宣言》,開展了一系列務實合作,應以此為契機,在南海區域海洋合作與治理上書寫新篇章:

第一,以創新思維和合作模式開闢「共同開發」的新路徑。

第二,高舉《宣言》旗幟,唱響海上合作主旋律。《宣言》所提出的五個海上務實合作領域都是南海可持續發展以及區域海洋治理的緊迫事項和有關各國共同責任。

第三,「準則」磋商應以「共識為導向」「按階段、分步驟」制定「準則」磋商新的路線圖。

第四,中美南海衝突的風險日增,在互信缺失、合作面臨障礙的背景下,應將危機管控機制建設提上議事日程。

烏克蘭危機的走向尚不明朗,但衝突和戰爭帶給人們的啟示是鮮活而深刻的。戰爭沒有贏家,外部勢力的介入只會加劇衝突,最終付出慘重代價的也必然是衝突當事方。南海是南海周邊國家的共同家園,如果生亂,苦果最終也是南海周邊國家來承受。南海問題的妥善解決要靠爭端當事方的智慧和努力,而在此之前,我們應做和能做的事就是:合作、合作、再合作。

#南海 #吳士存 #美國 #合作 #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