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C表示,消費者對通貨膨脹和經濟不穩定的嚴重擔憂,又有零組件缺料、運輸成本上升的壓力,以及最近上海、昆山的封城,都讓全球消費者的消費意願、特別是中國的消費者,普遍偏向負面,也讓已經很困難的局面變得更加艱難,除此以外,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也使得東歐與中歐對智慧型手機的需求受到影響,都讓手機品牌業者對於今年採取更為保守的策略。
IDC進一步表示,從區域角度來看,今年第一季中歐和東歐智慧型手機出貨量下滑近20%,不過,中歐與東歐並非全球手機出貨量下滑的「罪魁禍首」,中歐與東歐只占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6~7%、營收占比更只有5%,全球手機出貨量縮水的主因是中國和亞太地區,中國與亞太地區占全球所有出貨量的近一半,而中國與亞太其他地區合計手機出貨量在今年第一季下降12.3%。
而在各主要品牌方面,IDC表示,三星、蘋果受惠於供應鏈與零組件掌握能力優於其他競爭對手,三星第一季出貨量僅年減1.2%,蘋果甚至逆勢增加2.2%,都明顯優於市場平均衰退幅度8.9%,而三星第一季的市占率達到23.4%,更創下2018年第一季以來最高的市占率,蘋果也在出貨量逆勢上升下,首季市占率來到18%。
三星、蘋果以外的中國手機品牌業者,則都受制於中國內需市場不振、零組件缺料導致主攻外銷市場的中低價手機供應不足,第三名的小米第一季手機出貨量年減17.8%、第四名OPPO年減26.8%,第五名的vivo更年減27.7%,都比市場平均衰退幅度大很多。
雖然智慧型手機首季出貨量不佳,IDC仍樂觀認為,任何減少的需求都不會消失,只是需求何時恢復的問題。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