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大車站計畫正跨大步伐向前邁進!新竹大車站綜合規畫案已於4月底送交通部審查,新竹市政府3日宣布,先導工程包含設計臨時車站、第4月台及跨站陸橋等將在10月動工,後續大車站前瞻核定的65億經費也可望按年度執行狀況陸續動支,啟動後續細部設計。
市長林智堅表示,新竹市是座年輕古城,也因竹科肩負國家經濟發展及國際戰略地位,他上任後積極爭取中央補助推動公共建設,改善城市步行、休憩環境與基礎設施。
但市區長期以來因鐵路阻絕,影響前後站東西兩側地區整體發展與交通系統串連,鐵路沿線亦有多處公私有土地受限於鐵路設施及臨路條件而缺乏發展動能。
因此,他提出新竹大車站計畫,縫合鐵路兩側步行系統、整合大眾運輸轉乘功能及都市活動,並針對周邊公有土地活化利用,帶動商圈復甦。
未來「大車站12345」計畫,將以1座百年古蹟、2座南北公園、整合輕軌、火車、轉運站3個車站、將跨站平台4周連結、整合周邊5處開發區,強化新竹車站交通樞紐機能,打造台灣軌道建設新典範,也讓大新竹持續成長、發展。
市府都市發展處長許志瑞指出,新竹大車站計畫以低成本、高效益的「跨站平台」取代高成本的「鐵路立體化(高架化、地下化)」,更評估在不影響現有車站與鐵路營運的前提下,提供市民及鐵路營運單位新選擇。
此次新竹大車站綜合規畫案包含開發範圍、建築物用途、未來場站動線、施工方式,都是市府與規畫團隊、台鐵、鐵道局研商後之共識。全案待交通部審核通過,將可啟動下一階段,由中央軌道單位鐵道局接手,邀請建築師實體細部設計,作進一步專業工程規畫。
都發處表示,先導工程可望在10月先啟動,預計將採興建臨時站、軌施工方式,優先施做第4月台、跨站臨時陸橋及臨時車站,將施工區域與營運區域各自獨立區隔,即可全天候施做,以縮短工期並維持車站營運機能及安全。
市府同時指出,林智堅上任後推動新竹車站改造三部曲,首部曲改善新竹轉運站,並為前後站地下道進行50年大改造;二部曲改造站前廣場,並於後站增設風雨走廊;三部曲大車站計畫正如火如荼推動中,期待台灣首座大型複合式跨站平台能早日實現,成為大新竹核心交通樞紐及都市發展新引擎。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