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人健康意識的抬頭,近年掀起運動熱潮,健身房宛如春筍般一間間開設,但運動前、中、後的飲食攝取很關鍵,該怎麼吃才沒有白費力氣?其實只要把握運動前攝取碳水化合物、運動中補充水分、運動後1小時內補充蛋白質及碳水化合物等3關鍵,就能有效達到運動的正確飲食!

對於上班族來說,往往只有下班後的時間才能運動,但通常時間緊湊,有時甚至沒有時間吃晚餐,導致空腹運動恐有低血糖、昏倒等狀況發生。運動前,若肌肉的肝醣含量越高,疲勞的時間就會拉長,因此,運動前1小時最好補充低GI碳水化合物,舉凡好消化的地瓜、全麥麵包、玉米或燕麥,有助於穩定運動時的血糖及幫助維持體力,以達更好的運動表現。

運動過程中,不同的運動強度取決於燃燒脂肪的多寡,產生的熱能需要透過汗水來散熱,因此必須適當補充水份,但不能等到口渴才喝,因為此時的身體表示已脫水1%-2%,切記要小口地慢慢喝,水份才能被身體吸收。運動時間未達1小時的輕度運動,過程中補充水份即可;若是運動超過1小時以上,運動期間會消耗體內的肝醣與葡萄糖,此時可以補充一點碳水化合物,像是運動飲料、優酪乳、香蕉、果乾等等,為大腦及肌肉補充能量,維持良好的耐力。

最令人煩惱的就是運動後的飲食,吃不正確恐讓剛才辛苦的運動白費!運動後肌肉中的肝醣會減少,所以只要在運動後黃金1小時內吃完東西,攝取的營養都在生成肌肉,而不會造成脂肪堆積。此時可以補充高GI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質,以3:1的比例攝取,總熱量控制在300-450大卡即可。像是麵包、白米、麵、南瓜等高GI碳水化合物,可以讓肌肉中的肝醣回補,幫助運動後的身體恢復、縮短疲勞的時間,對於有規律運動習慣的人來說很重要。

運動不同時段攝取的食物很關鍵,吃對了才能讓運動事半功倍,幫助肌肉生成、恢復體力。更重要的是,運動要盡力而為,尋求感興趣且有幸福感的運動,才能堅持下去,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

#運動 #飲食 #健康 #黃金 #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