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紙2022年4月自結合併營收19.07億元,較3月22.15億元減少13.91%、較去年同期19.37億元小減1.57%。累計前4月合併營收74.34億元,較去年同期74.14億元微增0.26%,仍創同期次高。

陳瑞和指出,第二季國際漿價較首季顯著上漲,目前短纖每噸約850美元、長纖每噸約1050美元,已高於去年高點。但木片等原物料價格續揚,煤炭等能源及海運費用亦處高檔,目前此趨勢至下半年狀況未見明顯改變。

陳瑞和指出,煤炭去年平均售價約70~80美元、今年首季已達200美元,一年翻漲3倍,使華紙相關成本跳增2倍多,主要影響華紙的特殊紙生產成本。由於目前煤炭價格位處高檔,預期不會再大漲,但在俄烏戰爭問題未完全解決前恐居高不下。

陳瑞和指出,華紙廠內維持2~3個月的庫存,並持續對外採購。雖然不確定性變高,但因市場供給受限,華紙4、5月紙品價格約較首季調漲約10%,6月亦規畫再調漲。整體而言,雖然能源及紙漿成本上漲仍未十足反應,但狀況已比首季要好,有助營運狀況改善。

對於兩岸疫情升溫是否影響市場需求及漲價規畫,陳瑞和表示,中國大陸內需有受疫情影響,但最壞時刻已過、影響接近尾聲。台灣需求亦有影響,但影響程度不大。而上半年有半數特殊紙出口,目前歐美市場需求不錯。整體而言,疫情未對需求及調價有太大影響。

由於全球疫情反覆及俄烏衝突、美中貿易等地緣政治因素,加劇物流運輸嚴峻狀態,增添市場各種成本與供應鏈的不確定性,華紙將秉持穩健經營原則,確保關鍵原物料來源,守護台灣重要民生資源,充分供應文紙與家紙料源所需。

同時,華紙將持續發展綠色纖維材料,聚焦高附加價值紙品,以紙代塑,供應食品、包裝、電子產業等食衣住行產業的多元需求。陳瑞和表示,觀音廠2台機器進行封測中,預計6月完成後正式上線生產非塑產品,預估下半年量產後可貢獻單月營收2~3000萬元。

#華紙 #影響 #陳瑞 #19 #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