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拜登啟動印太經濟架構(IPEF)並未納入台灣引發關注,美國媒體《華爾街日報》發表社論指出,台灣是經濟強國,將台灣排除在IPEF外是拜登犯的大錯,並直指批評IPEF內容空泛,拜登不願重新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TPP),而這個錯誤讓北京政府得以用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制定亞洲貿易規則。
美國公布印太經濟架構的13個創始成員國,除了美、日、韓、紐、澳,還有印尼、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汶萊、菲律賓及印度,雖然台灣一直積極爭取加入該名單最後仍無緣。
華爾街日報社論指出,拜登或許是刻意這麼做,並強調台灣不在IPEF內「很奇怪」,因為「台灣是經濟強國,台灣參與將有助任何貿易或供應鏈協定。」
社論更批評IPEF欠缺野心,因為該架構不含有助世界經濟的內容定包括降低關稅或貿易壁壘等,直指「IPEF的空泛凸顯前美國總統川普退出跨太平洋夥伴協(TPP)犯了錯,但拜登也不願重新加入,而這個錯誤讓大陸得以用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制定亞洲貿易規則。」
拜登啟動「印太經濟架構」(IPEF)未納入台灣,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分析,台灣沒有在第一輪的創始成員國名單中,在預料之中,一方面可能美方不想太刺激大陸,另一方面,台灣可能要開始思考未來的世界經濟,如何選對邊站。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