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亞洲評論報導,從電子、半導體產業上可以觀察到,台灣企業過去透過併購日本企業壯大實力,如今台廠也將目標轉向汽車(電動車)業,這讓一些日本專家感到憂心,若日本企業在台日合作上過於粗心,加上台日友好想法下失去戒心,台灣企業很可能會在過程中取走技術,呼籲企業應該謹慎面對。
報導提到,從2010年開始日本出現一系列金融危機,台灣企業趁勢併購日本企業或製造商,這些交易讓台灣成為全球技術供應鏈不可或缺的角色,現階段日本政府也願意補貼台灣晶圓製造商台積電與聯電,就突顯高科技製造業有很高的比重傾向台灣。
在此狀況下,台灣企業也將目標擴大至日本引以為傲的汽車業,這讓一些專家感到相當憂心,尤其台日友好的關係會讓這件事情變得更容易進行。
一位不具名的分析師表示,「如果我們在合作夥伴關係上過於粗心,我們可能會看到日本技術被台灣人取走,日本在汽車行業也會被台灣超越,日本企業面對大陸企業的併購和合作都會非常小心,但與台灣企業接觸時,這方面的意識太過薄弱。」
另一名從事跨國併購的日本專家指出,就算與另一方合作,日本企業不應該把頂尖技術給他們,如果有聯手的必要,更應該在可以分享獲利但不分享技術的條件下進行。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