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石斑魚後!台灣這家竹筴魚也遭陸禁一周 網全炸鍋喊:又要怪馬英九了

中國大陸海關總署今公布,在台灣某水產公司的冷凍竹筴魚外包裝檢出新冠病毒,依規定須暫停輸入一周,為台灣第2次水產品被檢出病毒。食藥署長吳秀梅對陸方的說法感到懷疑,表示全世界都沒有看到外包裝導致病毒感染的事件,要求對方給交代,直言「不是每次檢驗出病毒,就不讓產品進口」。

吳秀梅表示,「全世界都沒有看到外包裝導致病毒感染的事件,一直都是中國在發布,我們也有很多的懷疑」。中國一直在發布哪裡有病毒、禁止產品輸入,可是其他的國家都沒有這樣做。

針對對岸的作法,吳秀梅表示,「我們要求提供更說明,包括檢測是什麼樣的方式、在那裡看到,這些都是要對我們交代,而不是每次檢驗出病毒,就不讓產品進口」。至於對國內業者的措施,她表示,食藥署管理的是輸入,很多其他的單位對業者都會有相關的輔導機制。

食藥署食品組副組長鄭維智表示,食藥署會函請地方衛生局執行環境消毒,加強輔導業者落實防疫自主管理措施。依據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世界動物衛生組織、美國USDA等的資訊,目前沒有透過食品或其外包裝感染新冠肺炎的實例,只有中國檢驗冷凍食品外包裝並指出可能藉由冷凍食品傳播。

鄭維智表示,2020年11月6日起,食藥署持續對進口的冷藏、冷凍肉品、水產品等檢驗新冠肺炎核酸,截至昨日累計抽驗32個國家、319批產品,1240個樣品,病毒核酸都為陰性。根據我方規定,邊境查驗檢出陽性,且分離出活病毒,才會依《消保法》命業者退運或銷毀該批產品,不得輸入,不過目前為止的檢測結果都是陰性。至於中國如何檢驗,他不是很清楚,食藥署會先針對業者,提醒他們做好清消。

#竹筴魚 #輸入 #外包裝 #吳秀梅 #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