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動式的透視台灣斷層—地震關係模型。(車籠埔斷層保存園區提供/陳淑芬台中傳真)
互動式的透視台灣斷層—地震關係模型。(車籠埔斷層保存園區提供/陳淑芬台中傳真)

台灣位於板塊交界處,地震頻繁。科博館車籠埔斷層保存園區、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合作推出「災防小先鋒,斷層知識通」特展,展期即日起至2023年10月1日。科博館館長焦傳金表示, 921大地震迄今已23年,對台灣民眾仍是難以抹滅的記憶,歡迎民眾一起來找「離家最近的避難所,在哪裡?」。

發生在1999年921大地震重創全台,釀成2千多人罹難、上萬人受傷。焦傳金表示,台灣位於板塊交界處,腳底下住著一隻經常翻身的地牛,車籠埔斷層保存園區保存世界級斷層地質剖面景觀,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更提供優質設備與展示內容,建立Line官方帳號可供即時查閱鄰近避難所位置、防災路線等災防資訊。

車籠埔斷層保存園區策展人鍾令表示,特展透過互動式的透視台灣斷層—地震關係模型,展現台灣的大地震與斷層活動,並展示「民生公共物聯網-防災知識及科技成果互動學習,藉由建置智慧生活服務系統,協助全民面對環境變化帶來的挑戰。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主任陳宏宇則說,自地球誕生以來就存在板塊運動現象,台灣位處環太平洋地震帶上,與日本、菲律賓、美國及拉丁美洲都是地震頻繁地區,要找到在地表下的斷層分布相當困難,希望民眾透過特展理解斷層對地表影響的科普知識,了解地震防災知識。

科博館表示,特展運用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NCDR)精心製作的互動式立體書「地震!別怕!」,將內容建構成逼真災害應對現場,讓民眾在防災情境互動空間體驗制定防災計畫、準備緊急背包到啟動緊急避難,量身打造適合自己與家人的防災指南。

#921大地震 #科博館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