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劇團OiBokkeShi創辦人菅原直樹日前在國家兩廳院的「2022青銀共創分享會」分享,他同時擔任演員和照顧服務員,如何運用戲劇體驗工作坊,增進與失智長輩互動的經驗。(國家兩廳院提供)
日本劇團OiBokkeShi創辦人菅原直樹日前在國家兩廳院的「2022青銀共創分享會」分享,他同時擔任演員和照顧服務員,如何運用戲劇體驗工作坊,增進與失智長輩互動的經驗。(國家兩廳院提供)

高齡化社會來臨,日本劇團OiBokkeShi創辦人菅原直樹日前在國家兩廳院的「2022青銀共創分享會」分享,他同時擔任演員和照顧服務員,如何運用戲劇體驗工作坊,增進與失智長輩互動的經驗,他表示,從情緒著手和演技是關鍵方法。

菅原直樹表示,失智長輩或許不懂邏輯、不講道理,「但他們仍然有強烈的情緒,有所謂的喜怒哀樂,我認為和失智者相處,與其談邏輯或講道理,不如從情緒著手。遇到這樣的情況,演技自然成了關鍵。」

菅原直樹表示,「OiBokkeShi」劇團名稱是指老邁、失智與死亡,他們主要也是從事以「老、痴、死」為題材的戲劇活動,「透過戲劇工作坊,民眾得以從戲劇切身體驗,思考與失智者的相處模式,同時也期盼藉由戲劇傳達長照工作的創意性。」

來自英國Barrowland Ballet舞團的藝術總監娜塔莎(Natasha Gilmore)則以其發展世代共舞多年的經驗,闡述如何克服障礙,於創作中呈現不同年齡的特質。娜塔莎觀察,在跨世代的空間裡,更能專注於自我實現,在共同體驗中彼此滋養和成長,激盪出的火花也令人驚喜,「例如孩童的活力會影響事事認真的成年人,青少年看到年長許多的舞者動作依然精準,更能喚起彼此的最佳表現。」

面對台灣成為高齡化社會,國家兩廳院以表演藝術為媒介,提出對話與實驗,呼應台灣社會脈動,今年以「青銀共創」為題,舉辦一系列的工作坊。

國家兩廳院藝術總監劉怡汝表示,兩廳院深耕藝術共融,透過親子音樂會、樂齡參與、藝術入校以及青年培力,為各年齡層觀眾量身打造多元的藝術參與活動。今年正式啟動的「青銀共創計畫」,延續過往相關推廣動能和經驗,試圖打破年齡界限,透過藝術的力量活化感官與心靈之外,更希望回應與日俱增的世代溝通需求,為跨世代交流建立新的對話媒介,也為表演藝術開啟更多的可能。

#戲劇 #藝術 #工作坊 #失智長輩 #劇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