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長鄭文燦今陪同民進黨桃園市長參選人林智堅開記者會指出,若調查員余正煌沒有換題目、沒有把2014年選舉當題目、陳明通沒有提供資料,爭議都不會發生,雖然大家很容易認為後交論文者抄襲前面的,但事實剛好並非如此,直指林放棄底稿重新調整用語,但余仍用該論文當底稿,感嘆選舉開跑只看到負面選舉、抹黑比賽,非常遺憾。
鄭文燦說,選舉已經開展1個月,但這個月以來沒有進入政績、政見比拚,只看到負面選舉、抹黑比賽,非常遺憾,這8年桃園有很多進步,希望下屆市長可以帶領桃園往前。
鄭文燦說,林智堅是在2013年進入台大國發所就讀在職專班,2014年才當選新竹市長,8年前以自己選舉當研究題目,是因時任所長陳明通正在研究台北市長柯文哲現象是否有外溢效果,各縣市選舉的第三者是否扮演槓桿腳色,因而有林智堅以自己選舉內部資料發展出來的主題。
鄭文燦直言,若余正煌沒有換題目,爭議不會發生;余換題目沒有選擇2014年選舉當研究主題,問題也不會發生;陳明通若沒有把研究方法和民調分析提供給余當論文基礎,爭議也不會發生。
鄭文燦說,只要把每一個論文形成過程攤在陽光下,台大學術倫理委員會或社會大眾,都能檢視論文每個階段如何形成,藉第三方公證的電子檔和往來的電子郵件可以看到,林智堅是先寫的論文、余正煌是先交的論文,大家很容易認為後交抄襲前面的,但事實剛好並非如此,而是林當選之後在指導教授建議下,以自己選舉當研究主題、以內部沒有公開的6次民調當變數分析,余也用同樣資料。
鄭文燦說2論文第一章第三、四、五節有8至9頁有相似性,這相似性的形成陳明通也親自解謎,包括錯誤形成、原始底稿怎麼寫等,可見林智堅放棄底稿重新調整用語,但余仍用該論文底稿,這都可以做縝密學術專業判斷,但陳並未認為誰抄襲誰,他認為2人架構有相似性,但問題意識不同、研究結論也不同,各自有其價值。
鄭文燦說林的論文有原創性,陳明通作為指導教授已把過程說清楚,林也把資料都上網供查詢,選舉可以接受考驗但不該被無限扭曲,尤其很多人並未看過2本論文,論文對林智堅而言,很努力學習並完成,從最原始民調資料、引述研究方法、相關參考文獻和最後結論,過程每個點都有交代,大家可以仔細看。
鄭文燦說,一個在職研究生也許不是100分,也許無法做一個全職研究者,但他努力完成論文,不該在選舉上被完全扭曲抹黑,這也並非理性社會該有的討論方法,應該回歸論文形成過程。
鄭文燦說,陳明通說提供論文給余當題材,但並沒有抄襲動機,選舉是同一個選舉,引述民調又是林的內部民調,才形成相似性,他們無意去指控任何一個研究生,把問題攤在陽光下是最好方法,大家可以看到真實的現象。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