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台中市「公館路」還是「公舘路」?市議員朱暖英說,市府民政局製作的門牌使用「舘」字,但交通局路牌用的是「館」,有弱勢民眾申請補助時,因住家地址寫「公館路」遭退件,得重跑一趟,市府應盤點類似問題並改正;民政局長吳世瑋表示,將內部討論後進行統一。
朱暖英質詢時問吳世瑋,台中市公舘路到底是「食」字旁的館還是「舍」字旁的舘?吳世瑋想了想認為應該是「食字旁的館」,但朱暖英接著拿出照片說,民政局製作的門牌是用「舘」,交通局的路名牌才是食字旁,到底標準的台中市公館路是哪個一個?
朱暖英接著說,她日前接獲陳情,有弱勢民眾要申請補助,單單一個「館」字寫不對就遭到區公所退件,還要重新申請,相當不方便;市府應盤點到底台中有多少類似的狀況?避免造成民眾困擾。
此外,台中縣市合併已經12年,朱暖英說,有超過一半的門牌還未更新,到底是市府沒錢汰換?還是執行效率太差?門牌關係著一座城市進步與否,市府應利用更新門牌的機會同時盤點路名有無異體字問題,避免用字不一樣的現象持續發生。
吳世瑋說,市府從縣市合併首年就開始進行門牌汰換,考量有時候路名等資訊會更改,因此採用漸進方式,每年至少編列500萬元以上汰換。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