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某一個省分,監視技術應用得很普遍,比其他地方早好幾步。每隔幾百公尺就有一個警哨站,部分地區的汽車還得強制安裝政府的衛星定位系統,加油前,駕駛要先做臉部掃描,讓系統確認沒有嫌疑。城市和鄉村無所不在的監視攝影機亦步亦趨跟蹤每個人,有些還具有紅外線夜視功能。如果你被認定是潛在的騷亂分子,只要離開「安全區」三百公尺以外,攝影機就會自動通報當局。所有手機用戶都必須安裝名為「淨網衛士」的軟體,這軟體能存取手機的內容,據當局說法還能「阻擋恐怖主義訊息」,也就是在簡訊、電子書、網站、照片和影片中過濾出任何「有害內容」和「非法宗教活動」並直接通報當局。

你每天都會經過無數個檢查哨,公安會用他們的手機掃描你的臉,檢查你的手機是否安裝淨網衛士。有些檢查哨還安裝特殊科技,在行人不知不覺的情況下,擷取他們手機和電子裝置的網路位置和國際移動設備識別碼等資訊。

你想買菜刀,刀子上有刻上條碼。當局知道你多常禱告,有沒有親戚朋友在國外,認不認識坐過牢的人;這些資訊全集中在你的監控檔案中。你做免費健康檢查時,院方所採樣的指紋、血型、虹膜掃瞄和DNA樣本,也都會在你不知情的情況下傳送出去。附帶一提,《紐約時報》披露,中國公安的DNA資料庫使用的是美商賽默飛世爾(_ermo Fisher)的技術。

中國政府很長一段時間否定拘禁營的存在;衛星照片曝光後,政府改變策略,稱這些營地是「學校」和「職業技能教育培訓中心」,精心挑選的外交官和記者到現場參觀,看到的是穿著繽紛服飾、開開心心的「學員」唱歌跳舞,受訪時感激黨帶他們離開極端主義的危險道路。被關過的人逃到國外後,描述起裡面的情況:囚犯必須接受嚴厲的課程,從早到晚向共產黨和習近平表示效忠並發誓放棄自己的信仰和文化。還有人被刑求、強暴和強迫勞動,庫車市一名公安告訴「自由亞洲電台」的記者,位於市中心以外的再教育營,六個月內有一百五十人喪生。

「國際調查記者同盟」於二○一九年十一月公布《中國電文》,最終證明,自納粹統治以來,對少數民族與宗教族群最大規模的監禁,就發生在新疆。新疆當局的機密文件有詳細描寫到,這些被鐵絲網和監視塔環繞的「培訓中心」,根本是戒備森嚴、以灌輸政治思想為宗旨的拘留營。牢門必須「雙人雙鎖」,視頻監控必須「全覆蓋、無死角」,並且「絕不允許發生逃跑事件」。文件也提到「懲戒和處罰」的細則,被抓進去後至少關一年,個人的獎懲全靠積分,「思想轉化」可得正分,太多負分就自動延長監禁的時間。據新源縣的官方報告,再教育營的任務是「洗腦淨心扶正祛邪」。

(本文摘自《大數據監控下的美麗新世界》/ 時報出版)

【內容簡介】

前《南德日報》駐北京資深記者,深入觀察中國十餘年,揭露最深入又驚悚的數位監控。

西方各大媒體《華盛頓郵報》、《觀察家報》、《週日泰晤士報》、《倫敦書評》盛讚本書為「時代的警鐘」

「我們極容易變成奴隸,而且變了之後,還萬分喜歡。」─—魯迅

「今天的奴隸們大多不認為自己是奴隸,而是國家的主人,他們從小就被教育要忠於集體、忠於國家、忠於黨,唯獨不提忠於自己。」─—中國網路作家慕容雪村

「在這片天空日月忠誠地守望……網絡強國,網在哪光榮夢想在哪。」─—中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

當今,中國在經濟與科技上發展有成,但政治上卻重返一人獨裁,從根本上打造完美的獨裁國家。本書作者馬凱擔任中國特派記者十多年,一路看著中國人從網路獲得公民討論的權利,又見證國家設置利用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數位科技的社會監控網,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峰,麻痺了人民的自主性與批判性。

在書寫本書的過程中,他廣泛詢問一般民眾對於數位威權的感受,也深度採訪中國新創企業的主管、黨組織的各級幹部,讓讀者從各種角度來認識利用科技手段大幅提高專制獨裁效率的中國樣貌,並提醒世人,歐威爾筆下的全方位監控國度即將降臨,人民的一言一行都將在不知不覺中無所遁形,然而我們甚至感覺不到監控,因為國家已經把監控深植於人們的大腦之中。

【作者簡介】

馬凱(Kai Strittmatter),一九六五年生,在慕尼黑、西安和台北就讀漢學。一九九七年起擔任《南德日報》(Süddeutsche Zeitung)駐中國記者,二〇〇五年到二〇一二年改派土耳其後,二〇一二年又重返北京。他在二〇一八年離開中國,目前是《南德日報》駐北歐記者,負責報導斯堪的那維亞半島和波羅的海三國的情勢。

《大數據監控下的美麗新世界》/ 時報出版
《大數據監控下的美麗新世界》/ 時報出版
#強國 #奴隸 #監控 #獨裁 #忠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