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企來台非法高薪挖角半導體、IC等高科技產業人才,芯原台灣分公司未經主管機關許可,以僑外資身分來台設辦公室,進行IP銷售等相關業務,8年內獲利8.8億餘元。對此,芯原董座回應,台灣分公司僅負責銷售業務,未曾挖角半導體人才。

陸媒《科創板日報》報導,針對「百萬年薪挖角台灣高科技人才及涉訴」傳聞,芯原董事長兼總裁戴偉民回應,芯原台灣分公司一直為芯原開曼所控股,直至為了2020年8月芯原在科創板上市才轉變成陸資控股。

戴偉民表示,近20年來,芯原台灣主要負責銷售業務,從未雇用過IC設計人員,也沒有任何IC測試機台。

《中國時報》報導,檢調查出,大陸芯原微電子公司,實質控制香港芯原,再百分之百持有開曼芯原,主要從事IC設計、測試、IP銷售、一站式服務,2014年1月間以迂迴方式,存入約合台幣500萬的美金至芯原台灣分公司,完成驗資設立登記程序,戴偉民指派詹俊才擔任經理人,規定每年盈餘獲利,都要上繳大陸芯原。

芯原台灣分公司未經主管機關許可,在台設立分公司從事業務活動,被控違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士林地檢署日前偵結,起訴台灣負責人詹俊才,大陸芯原負責人、陸裔美籍戴偉民現已發布通緝。

起訴指出,大陸芯原透過台灣分公司非法營業,自2014年起賺取不法利得,每年約1億元,7年共計8億餘元,屬於第三人大陸芯原犯罪所得,與犯罪行為有直接關聯,建請法院宣告沒收或追徵其價額。

台灣近年來已加緊腳步,阻止半導體人才外流到大陸。除了嚴格限制投資外,台企也不准將先進製程晶片製造業務外包陸廠。今年5月立院修法,新增經濟間諜罪大幅提高刑期與罰鍰,捍衛台灣核心技術。

2019年調查顯示,自2015年以來,陸企累計挖走台灣約3000名晶片工程師,占國內工程師總數約10%。

#晶片 #半導體 #芯原 #IC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