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彰化一名婦人遭號誌燈砸成重傷。北市議員楊靜宇發現,北市號誌桿也暗藏危機,北市2709座號誌桿成「未爆彈」,其中設置超過15年以上有340座,質疑恐禁不起颱風強襲,要求以科學方式全面巡檢。交工處說,將巡視標準加嚴,若外觀有鏽蝕就會汰換成新桿,25年以上號誌桿將進行精密檢測。

彰化縣一名43歲的陳姓新手媽媽日前騎機車行經員林市,受軒嵐諾颱風影響,紅綠燈桿不慎遭強風吹斷,倒塌將婦人砸成重傷,頸椎、胸椎多處損傷、脫位,肋骨也斷9根,最嚴重恐半身麻痺癱瘓。

楊靜宇說,彰化砸傷人的當桿今年6月才檢修沒問題,看到彰化回想台北,北市府有號誌例行巡查作業流程,巡查包含燈面、盲號、控制器、手孔、線路、觸動按鈕、桿件及周邊相關警示設施等,台北市2709座號誌已於今年5到8月巡檢完畢,巡檢紀錄皆正常,但全憑目測判斷,毫無科學根據可言,內部腐蝕狀況、基座是否被掏空均沒有檢測。

楊靜宇調閱資料發現,北市共有2709號誌桿,15年以上的計有340座,占比13%,設置15年到19年有228座、20到29年有44座,設置恐怕超過30年有68座。

楊靜宇說,尤其是在士林、北投區超過30年以上有10座,若計算超過15年以上號誌桿,士林、北投各有52座,因北投最著名的就是溫泉,但硫磺容易腐蝕電器,質疑目測檢查太過草率,針對北市街頭2709座「未爆彈」,他要求30年以上、25以上號誌桿陸續以科學方式全面巡檢,勿讓彰化憾事在台北市上演。

交工處指出,台北市從10多年前開始把彰化這次倒塌的傳統J型號誌桿換成L型桿,因此北市號誌桿結構較好,過去沒有發生腐蝕倒塌狀況,第一階段會先以目視確認外觀是否繡蝕、不正常等情形,有異常會處理,內部腐蝕部分,則委請結構技師檢測或透過超音波方式處理,但成本較高,會找專家學者研究科學檢測方式。

交工處說,彰化事件發生後,北市對巡視標準要更加嚴格,若發現稍微有異常就要回報,並允諾按照設置時間,30年、25年以上號誌桿進行精密檢測,後續透過自主巡查方式檢視外觀,若外觀有鏽蝕就會汰換成新桿。

#號誌桿 #北市 #檢測 #彰化 #楊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