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提供投資研究、解決方案與工具的獨立機構Ned Davis Research,其概率模型顯示目前全球經濟衰退的可能性達到98.1%。此前只有在經濟大幅下行時,該模型的衰退機率才會升到這麼高,最近的兩次分別發生在2020年剛爆發新冠疫情時,以及在2008年、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機期間。

Ned Davis Research經濟學家在報告中指出,這顯示全球經濟嚴重衰退的風險將在2023年升高。

隨著多家央行出重手抑制通膨,經濟學家和投資人對經濟前景的看法越來越悲觀。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周三發布的報告,受訪的10位經濟學家中,多達7位認為全球經濟衰退是可能發生的事。經濟學家們下修增長預測,並預期到今年底,經通膨調整後的薪資將持續下滑,明年也將如此。

此外,受訪經濟學家中,約79%預期物價上漲將在低收入國家引發社會動盪,只有20%的受訪者認為通膨會在高收入經濟體引發動亂。

就金融市場來看,美股道瓊工業指數周一跌入熊市,為2020年3月來首見,這讓投資人越來越憂心。

雖然美國副財長Wally Adeyemo周三表示,拜登政府對美國經濟可望實現「軟著陸」有信心,因消費者和企業的財務均狀態良好。

但其他知名投資人顯然不買單。

有傳奇經理人之稱的Stanley Druckenmiller周三接受CNBC訪問時表示,我們認為美國經濟將在明年底前硬著陸,「如果經濟沒有在2023年衰退,我會很震驚。我不確定時間點,但肯定會在2023年底前」。他並表示:「我不排除會發生真的很糟的事」。

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BlackRock)警告,多國央行表明將不惜讓經濟陷入衰退也要抑制住通膨的決心,這意味著全球經濟衰退的風險升高。

甚至多位聯準會決策官員此前也承認經濟衰退的風險越來越大。

儘管如此,全球經濟也不是完全黯淡無光,尤其是全球最大經濟體—美國。

美國就業市場仍然維持在歷史高峰,失業率仍然接近1969年以來新低,消費者還在繼續花錢,且企業獲利仍然強勁。此外,隨著供應趕上需求,美國40年來最嚴重的通膨情勢也可望在未來幾個月降溫。

美國債券基金巨頭PIMCO投資總監Dan Ivascyn表示,美國可能在明年步入「溫和」衰退,因為其經濟基礎良好,消費動能強勁,且企業仍持續投資,有助於緩解經濟放緩的壓力。

Ned Davis研究人員表示,儘管全球衰退風險正在升高,但其預測模型顯示美國衰退的機率「最低」。報告中指出:「我們沒有確切的證據顯示目前美國正處於衰退」。

#全球經濟衰退 #通膨 #美國 #衰退 #全球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