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來臨,台灣入境「0+7」預計13日上路,日本也宣布10月11日開放自由行,讓不少台灣人迫不及待下訂機票,不過剛從日本結束40天旅行的台大感染科前醫師林氏璧表示,他入住銀座某知名飯店,碰到的櫃台人員沒有一個會講英文,呼籲民眾現在若想去日本自由行,要特別注意語言隔閡,且如果台人在當地染疫需要治療,恐怕會面臨更大難關。
日本旅遊達人林氏璧在FB粉專發文表示,近日看到許多人討論日本自由行,他認為,在疫情前只要是去日本的大城市,就算完全不會說日文,溝通上也不會有問題,因為大多數的店家都有會講中文的店員,且漢字與地圖隨處可見,會說英文的日本朋友也越來越多。
但進入「後疫情時代」,林氏璧卻有不同以往的感受。他表示,7月底入住銀座某知名飯店時,發現櫃台人員完全不會說英文,「只好開始用我的蹩腳日文溝通」,後來林氏璧遇到一名台灣工作人員對他表示,「櫃檯一個會講英文的人都沒有」。
林氏璧說,日本近兩年觀光客流失,能理解飯店不要求工作人員的英文能力,但7月底日本國門已部分開放,「在銀座這麼與國際接軌的地方,我非常震驚」,認為旅遊業要恢復到疫情前的水準,或許還需要時間準備。
此外,林氏璧提醒,若台灣人在日本染疫需要就醫,語言障礙的問題會更大,提醒民眾要先做功課,找到能溝通無礙又能接受外國人的醫療單位。
文章曝光後,也有旅居日本的網友表示,過去觀光客只有去醫院,或是發生車禍時比較需要用到日文溝通,不過現在比較大的保險公司也有翻譯服務,「憑我十幾年前就日檢一級,住院還是邊查邊溝通,醫生是可以講一點英文,護士真的不可能」。
也有其他網友留言討論,「疫情以前,藥妝店、電器店等,有很多打工的華人」、「不會日語至少要做功課,自助旅行就是靠著自己才能成長」、「比手畫腳也很好,只要有心,都可以解決問題」、「大飯店櫃台不會英語,太文化衝擊了」、「會看Google map、會用Google翻譯,就可以了」。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