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從生活經驗中取材,視大自然為最忠實的藝術家,台灣藝術家張堂龲新作品從夢開始的地方出發,在曾經熟悉的夢裡風景裡,恍然不知身處在夢裡還是夢外,個展《浮生若夢》以一逕敏感細膩的寫實,演繹大地的呼吸。

「在瀰漫濃厚的霧靄中,所有的色彩都被簡化,或者調和成為一種接近灰的低階彩度。」張堂龲說:「像作夢一般。」 作品看似寫實,畫面中的貓咪探索著養在高枝的蘭花;蝴蝶依戀著花蕊,在花園的一片青綠中有著純白的椅子,但又彷彿被雲霧纏繞,對張堂龲而言,夢中的虛幻世界「像是清晨濃霧裡的自然景象,再現實不過了。」

抽掉艷麗的彩度,灰階低調的轉折,讓讓畫面在霧靄氤氳的氛圍中,披上一層神秘的面紗,眼前的景色相對朦朧,如霧裡看花,他說:「灰階風景恰如黑白電影,充滿喜悅、荒誕和簡單的狡譎,永遠有說不完的故事。」

過去多流連於風景,張堂龲總認為「和大自然相比,人顯得太渺小,花草樹木,每天都活得很燦爛」連枯了的枝葉也仍有許多表情,他認為宇宙萬物為每個當下添色,從生活中真實的花草樹木,到夢中的花園、山林、角落,張堂龲認為霧裡看花的情感,實則醞釀得更醇厚。

#風景 #認為 #彩度 #若夢 #演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