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期間有手作DIY,吸引親子前來體驗。(崔正綱攝)
活動期間有手作DIY,吸引親子前來體驗。(崔正綱攝)
市集中,有來自寶來社區發展協會的志工們,她們都是88風災的災民,她們不被風災打倒,利用自己的力量,發揚當地的生命力,向民眾推廣在地文化。(崔正綱攝)
市集中,有來自寶來社區發展協會的志工們,她們都是88風災的災民,她們不被風災打倒,利用自己的力量,發揚當地的生命力,向民眾推廣在地文化。(崔正綱攝)

隨著在地農業發展、農產品及糧食安全愈受重視,今年中旬立法院通過食農教育法,普及在地農業的知識,國立科工館與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高雄市政府合作,在15、16、22、23日舉辦「第一屆農村食農教育推動年會-農村食樂節」,邀請在地青年農民、小農等推廣自己特色產品,也舉辦親子DIY、遊樂教材等活動,向民眾們推廣台灣生態以及農漁業的發展。

為普及農村社區食農教育理念,鼓勵社區推動,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與國立科工館、高市府單位合作辦理為期4天的「第一屆農村食農教育推動年會」,使各地對食農教育有興趣的社區民眾了解當前食農教育趨勢,並提升教案規畫設計、推廣及產地文化保存與創新能力。

活動期間民眾能到科工館簡報室中聽取如在地農創、零飢餓、農漁村文化、地產地銷等食農教育主題講座外,還有限定市集,邀請高雄、台南、屏東等地在地青年農民、小農、在地協會等一同展示自家天然果乾、酒釀玉荷包香腸、小農鮮乳等特色產品;此外,現場多時段的教材展示、親子DIY等活動,吸引許多家長帶小朋友前來體驗。

在今日市集中,有來自寶來社區發展協會的志工們,她們都是88風災時的災民,也因社區位於山區中,只要颱風一來,就會飽受斷水、斷電之苦,有時長達1個月無水電可用,但她們利用自己的力量,發揚當地的生命力,展示自己手作藍染手工藝品,也透過後續DIY的活動中,利用藍染的手作體驗,宣傳在地的特色文化。

近年在地農業經營、農產品及糧食安全逐漸受到大眾重視,而食農教育法也於今年4月19日立法院三讀通過,5月6日正式生效,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曾經表示,農委會每年將撥10億預算執行,協助發展在地農業。

科工館高雄

#食農教育推動年會 #高雄 #科工館 #食農教育法 #青年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