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府近年力推三鶯文創整合計畫,陸續興辦多項重要建設,其中「陶、藝、山、水」四藝徑工程,分別針對陶瓷老街、鶯歌車站、新北美術館、陶瓷博物館等重要景點,規畫友善步行空間,重新整修路面人行道,9月底全數完工。新北市長侯友宜今視察,肯定施工成果,期盼捷運三鶯線、美術館轉運站等建設完工後,可以帶動鶯歌文化,打造成國際觀光藝術城。
侯友宜表示,三鶯文創計畫希望帶來更多文化產業,市府為了開闢人行友善步道,先前多次與地方溝通,從鋪面材質、停車空間等逐一探討,將鶯歌陶瓷老街至陶博館、美術館、鶯歌火車站的人行道串聯,再銜接轉運站的人行道,也串起鶯歌最美麗的產業,民眾以後來鶯歌不用開車,步行就可以一覽所有景點,低碳旅遊,市府未來也會努力,讓陶瓷二代青年返鄉接棒,傳承鶯歌文化。
工務局長詹榮鋒報告指出,「陶、藝、山、水」四藝徑工程經費為2.8億元,中央補充0.58億元,其餘地方自籌,四藝徑分別整修尖山埔路、館前路、建國路、溪畔小徑,將人行空間串聯改善,提供休閒、訪古、藝術、健行等多樣的友善步行空間,未來遊客可以利用徒步的方式,體驗鶯歌在地之美,機車停車、人行空間都變得更加寬敞,營造出舒適的人本環境。
其中「陶」路線的陶瓷老街,代表鶯歌區觀光景點的陶藝文化聚落,隨著捷運三鶯線興建,未來會有更多觀光人潮湧入,市府考量老街人行道鋪面破損、行車易打滑、標誌標線不明確等問題,2018年起逐步完成,將老街靠近重慶街、陶瓷街及尖山埔路1至105號的前人行徒步區重新粉光,改善兩側無障礙空間,另將行車需求較高的育英街及尖山埔路107至235號恢復成瀝青混凝土材質,重新串聯老街人行道。
「藝」路線的館前路藝術大道則是沿著三鶯之心空間藝術特區闢建,串聯起陶博館、新北美術館及捷運鶯歌車站人行步道,讓民眾有完整徒步空間,配合鶯歌火車站及捷運三鶯線的戶外藝廊空間,民眾可自然欣賞景觀和建築之美。
另外,民眾搭乘火車到鶯歌站後,也可走「山」路線,從建國路前往孫龍步道、鶯歌石方向,路上可見跳色的綠色地磚、桐花里程指標,累了也可以在綠化空間的樹木下座椅休憩,感受綠意之美;被大漢溪環抱的「水」路線,則以藍色、流動、波紋等視覺元素,作爲設計主體,導引民眾進入陶博館側邊的溪畔小徑及風華步道,市府改善溪畔小徑原有的淺道,配合新設入口廣場,以及風華步道鋪面的綠化欄杆,讓空間融入綠意。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