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之音報導,在中國的外國商業團體24日表示,對打破中共幾十年慣例連任第三任的習近平所挑選的權力巨大的政治局常委會的班底以及習近平所闡述的優先要務感到警覺,一些人敦促中共當局不要更多地以國家力量干預市場。

路透引述上海美國商會會長鄭藝(Eric Zheng)的話報導,他對習近平在中共二十大上承諾要深化改革開放感到鼓舞,「不過,在中國經濟面臨挑戰環境之際,我們擔憂的是,使用非市場工具,例如政府補貼支持國企,可能會適得其反」。

中國歐盟商會24日在一個聲明中表示,商會對中共二十大的影響採取「走著瞧」的態度,因為重大政策可能要等到2023年3月中共的人大政協召開「兩會」時才會公布。

路透說,中國歐盟商會對習近平有關環境保護的評論感到鼓舞,不過表示,希望看到中共在如何計劃深化改革開放的同時繼續保持獨立自主上做出更多的澄清。

商會的聲明表示,目前不清楚這兩種說法如何在實踐中得到調和。

中國英國商會執行董事林沖(Steve Lynch)表示,中共二十大上的講話表明與過去有一些連續性的同時,商會也看到在某些政策上的「重大變動」,需要等著觀察這些政策變動將如何落實。

路透表示,在中國的外國商業團體越來越對中國嚴厲的「清零」防疫政策持批評態度,認為這個政策不利於吸引投資和吸引外國人員。

彭博社周日報導說,李強將總理職位上主管國務院,協調政府各部委,包括大陸央行也就是中國人民銀行。不過實際上,習近平早已通過出任中共中央各種小組的組長,以確保將重大經濟決定權置於自己的控制下,極大地稀釋了國務院總理的職權。

報道還表示,習近平讓曾作為自己在浙江主政時的「大秘」李強出任總理,不僅證明習近平已牢牢地主導中共,也讓外界對未來中國的經濟走向產生質疑。習近平在過去數年曾強調要控制私人企業發展、繼續嚴格執行「動態清零」的防疫政策,並強調國家安全高於務實,這些都會拖累經濟增長。報導援引分析人士表示,未來中國經濟政策的質量可能會遭受損失。

習近平對權力的獨攬,尤其是新一屆常委的組成,觸發週一中國大陸及香港股市暴跌。投資者因害怕經濟增長將會被以意識形態驅使的政策所犧牲,因此拋售股票。香港股市周一大跌超過1000點,並創下13年半來的新低。上海和深圳股市也顯著下跌2%。

#習近平 #外國 #市場 #報導 #中共二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