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立委陳以信爆料故宮典藏文物被打破,故宮院長吳密察28日公開說明,承認典藏瓷器查有3件損壞,其中「明 弘治款 嬌黃綠彩雙龍小碗」、「清 康熙款 暗龍白裏小黃瓷碗」2件開箱時即發現損壞,而「清 乾隆 青花花卉盤」卻是人為疏失,拿取時掉落破損。
吳密察指3件破損的典藏瓷器依文化資產保存法,屬暫行分級列為一般古物,因此不似國寶、重要文物若損壞,依《文資法》68條需通報文化部通報;而乾隆青花花卉盤因屬人員操作疏失,已在接獲通報後就交由政風室調查,目前已全案移送考績會,待懲處程序進行,後續待考績會定案後會對外發布懲處結果,而調查進行中以密件程序處理,是基於保全證據需要,無隱匿情事。
吳密察表示3件瓷器市值不便透露,但遠遠低於外傳的25億台幣,且「都可以修復」,但不諱言文物破損後再修復的價值必然大減。至於問題檢討,他表示過去瓷器的包裝是多物一盒或多物一箱,已不符時代潮流,因此一直在規畫要「一物一盒,改箱為櫃」的新包裝方式,希望將碰撞減到最低。
「明 弘治款 嬌黃綠彩雙龍小碗」、「清 康熙款 暗龍白裏小黃瓷碗」開箱時即發現損壞,吳密察表示怎麼受損已不可考,也不確定是不是第一次有人為造成破損,未來希望以電腦資訊系統來代替過去紙本人工清點時的記錄,「文物提取、檢視、有沒有傷痕、水漬、嚴重傷損都會註記,那個時候才能知道什麼時候有造成問題」。
吳密察表示故宮文物都未保險,除非借展或搬移才會加保,目前也未考慮到疏失同仁是否有賠償責任。而此次人為疏失是同仁在工作台上拿取時掉落,雖地面有地毯仍造成了破碎,但當時的工作人員「都算是資深同仁」。外界質疑故宮遷台多年首度發生人為疏失,與吳密察任用舊下屬以及遇缺不補造成人力不足有關,對此他回應在國史館的下屬並非在器物處而是在綜規處,遇缺不補則是希望保留同仁升等機會。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