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光28日晚間在高雄漢來巨蛋國際會議廳,舉辦「日月光第十屆封裝技術研究論壇暨感恩餐會」,成功大學校長蘇慧貞、工學院副院長羅裕龍、中山大學鄭英耀校長、半導體學院院長黃義佑、講座教授楊弘敦。
日月光半導體執行長吳田玉表示,近年來,半導體國際大廠相繼落腳台南及高雄,「大南方半導體產業聚落」未來發展可期,半導體產業未來也將具有高成長、極端多元化的特色,在接下來的10年,更會有不同於現在的競爭格局。
吳田玉指出,企業的責任必須居安思危、未雨綢繆,日月光透過產學合作累積豐沛的能量,培育具有國際思維格局的新種子,達到世代的傳承與交棒。日月光也將持續串聯上下游企業,建立具有韌性的產業鏈,壯大台灣的半導體聚落,攜手持續發光發亮、為下一代創造不凡的下一個十年。
日月光高雄廠總經理羅瑞榮表示,技研合作迄今邁入十年,相當感謝中山大學、成功大學的支持與參與,樂見學生在求學階段接軌職場與市場,培養實戰力,擴大眼界、掌握人生的方向。
他說,近期,半導體產業受地緣政治影響逐漸加劇,為延續台灣的優勢地位,政府已成立5所半導體學院,積極培育科技人才,日月光高雄廠更加期許自己,扮演封裝產業領頭羊的同時,更要持續創造在地就業機會,讓大高雄成為人才紮根、成長的重要基地。
日月光說,日月光今年的產學合作專案,在先進封裝部分,強化線路布局設計封裝結構,展現多功能整合、低功耗與微型化等優勢。5G毫米波封裝技術應用於自駕車用雷達,提升感測距離與精準度,強化緊急事故的預警,以及道路使用的安全性。光感測模組吸收及擴散材料研究,透過封裝製程技術的應用,期許能大幅提高光線的接收率。
為了因應大數據、雲端運算,以及高速、遠距的需求,日月光說,智慧化的產學合作工已為數位經濟帶來新動能,同時也創造新藍海商機。
日月光表示,台灣擁有全球最完整的半導體產業聚落,日月光在先進封裝領域,往往面對的是業界未知的挑戰,為了深究問題及挑戰的原理及真因,高雄廠於2012年展開學術研究合作及校園經營,10年來總共累積研究案131件,並贊助學校講座教授、發放日月光獎學金,投入金額近1億元,逾500位師生及專家參與計畫執行。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