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魁表示,今年經濟增速要達到年初預定的5.5%的預期目標,有可能嗎?盡管第三季數據超預期地高,但是剛剛公布的10月分製造業PMI只有49.2,不但重新回到50以下,而且超預期地低,所以第四季經濟增速也未必樂觀。
現在只能希望明年能夠回到潛在經濟增速附近。年底我們要召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籌畫明年的經濟,我希望明年能達到5%以上。儘管不同學者的測算不同,大家普遍認為中國潛在經濟增速在5%-6%之間。
張文魁稱,二十大報告指出,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明年是二十大之後的第一年,所以現在就應該考慮籌畫明年如何繼續穩增長、如何使經濟實際增速達到5%以上。
被問到明年的宏觀政策的工具箱裡還有哪些儲備工具可以推出?張文魁回應,他不太贊同老是盯著宏觀政策工具箱的想法。因為貨幣和財政等宏觀政策的空間並不像許多專家想像的那麼大了。
張文魁認為,要想穩住宏觀經濟大盤,須先穩住微觀經營主體。中國現在有1.6億個市場主體,包括五千多萬戶企業和一億多個體工商戶。這些微觀經營主體,是中國經濟基本盤的基石,只有把基本盤的基石啟動,才能穩住宏觀經濟大盤。一定要想方設法使這些微觀經營主體不但能夠正常經營下去,而且還能擴大經營。許多企業一段時間以來面臨很多困難,信心受挫,預期較差,現在亟需穩住他們的經營和發展。
張文魁建議,如何穩住微觀經營主體?應該放鬆管制、穩住預期。放鬆管制有很多工作要做,比如優化疫情管控措施,同時要進一步開放市場、擴大准入,讓微觀經營主體看到更多的商業機會;穩住預期還是要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這也包括加強產權保護,正如他在《穩增長》這本書中提到的,不僅需要文件,也需要判例。
張文魁說,更值得強調的是,在這些微觀經營主體中,芸芸的小微企業目前最需要保護、最需要關心。在過去近20個月裡,製造業小企業的PMI幾乎每個月都低於50,情況是比較嚴峻的。
國家出台一些檔案保護市場主體,但是不能只看到保護「白名單」上大企業的重要性,而忽視大量小微企業的重要性。小微企業,也包括個體工商戶在內,看起來對於GDP增長沒有多大的直接貢獻,但是他們不但通過增加居民收入,從而促進消費而帶動了經濟增長,而且也直接增加了多樣化的市場供給、繁榮了經濟活動。10月25日,國務院公布《促進個體工商戶發展條例》,就是一個好文件,但下一步需要在實際中真正落實。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