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音如指出,「微幅衰退」下利率的走勢會如何,對於投資人來說又有什麼意義?可以觀察11月10日美國公布通膨數字低於市場預期後,當天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從4.04%下跌22個基本點,來到3.82%,市場預期未來聯準會升息速度與幅度可能下降。在這樣升息可能接近尾聲的情況下,投資人應思考接下來的布局策略,為接下來市場可能出現的變局做好準備。
從「匯豐情緒與部位綜合指數」來看,過去這個指標只要觸及10%或以下,代表投資人非常保守,通常是市場的低點,2022年10月31日所在的位置約在30%左右,代表投資人心態較為悲觀,但沒到非常悲觀的地步,假設通膨在2022年第4季達到高點後走緩,聯準會升息也在2023年第1季見頂,代表今年風險溢價已經拉高,預期明年市場波動大但再大跌的機率相對小,一旦市場氣氛轉好,市場隨時可能出現反轉向上的機會,因此,投資人應選擇適當標的逢低分批加碼布局。
韋音如進一步提到,有兩個投資策略較適合當下的環境;首先,觀察台灣投資人偏好的非投資等級債券,與股票的相關性較高,相對較難達到分散風險的目標,反觀若投資於投資等級債或資源債等相關標的,與股票的相關性相對較低,分散風險的效果相對較好。
第二個投資策略是保守型多元資產組合;從過去的歷史經驗來看,無論是市場走高或走低時,根據統計,保守型多元資產組合近3年的報酬率優於非投資等級債,因此,風險偏好較債券高的投資人,不妨考慮股債兼備的保守型多元資產組合產品,可獲得較高的風險調整後報酬。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