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新進入勞動力市場的人不夠,使聯準會更難抑制薪資通膨。
2.職缺和求職人數相差懸殊。雖然「大基建施法案」和「降低通膨法案」需要大量工程師執行各項措施,但「我們已經沒有工程師了」。
3.太多人從事客戶關係管理、數據分析和廣告工作。從事這些職別的人員暴多,意味著企業軟體產業「太過浮腫」,可能會有更多裁員行動。
4.過去兩年成立太多新公司,這帶動了薪資上揚。
Cramer表示,這個市場仍然受制於聯準會,而在聯準會看到更多經濟確實減弱的證據之前,該央行都不會終止政策緊縮。不幸的是,我們還未到那裡。
聯準會主席鮑爾此前表明央行最快可能在12月放緩升息步伐,這個備受期待的消息帶動上周美股走高,但本周一美股全面大跌,因上周五公布的非農就業報告和周一發布的服務業指數意外強勁,使投資人擔心聯準會將持續升息直到經濟陷入衰退。
Cramer將市場震盪加劇歸咎於預測央行會如何繼續對抗通膨的難度,「預測聯準會儲的下一步行動與其說是一門科學,不如說是一門藝術(指充滿不確定性、只能靠經驗直覺判斷、難以量化分析的事物)。你必須搞清楚人們什麼時候會開始重返工作、虧損的企業何時會解僱員工或直接破產」。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