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已於近年內迅速成為製造新據點,搭配印度莫迪(Shri Narendra Modi)政府於2014年推出的「Make in India」(MII)鼓勵政策,使得眾多電子產品業者紛紛前往印度投資設廠,手機業者亦不例外,除了品牌業者外,電子專業製造服務(Electronic Manufacturing Services;EMS)業者也在印度設立新產線,包括全球性的EMS大廠及印度本土EMS業者,均在近期擴張產能。DIGITIMES研究中心觀察,手機EMS業者分別在南、北印度形成兩大聚落,以及兩處特定業者布局據點。而不同國別的EMS業者,搭配自身能力,以及手機品牌客戶地點位置,呈現不同的設廠選址策略。
依據印度電子資訊部(MeitY)統計,印度整體EMS產值由2018會計年度(2018年4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3.88兆盧比(約478億美元)提升至2021年度5.55兆盧比,其中,2019~2020年度成長約0.8兆盧比,2021年度則受疫情影響,僅增加約0.2兆盧比。2018~2021年度手機佔印度EMS總產值比重最高,且自2018年度的34%提升至2020、2021年度的40%。
另據市調機構Frost&Sullivan發布的數據,2022年度印度EMS總產值成長至3.37兆盧比,其中以行動裝置佔45.1%最大,達1.52兆盧比。該市調機構另估計,2026年度印度EMS潛在產值可達7.50兆盧比,可望較2022年度成長近1倍。
DIGITIMES研究中心指出,中美貿易戰下,各國手機EMS業者前往印度生產,已蔚為風潮。而印度政府把握此趨勢,搭配其2014年以來推動的MII政策,並於2019年設定國家電子政策的願景,陸續公布3項政策,即《生產關聯激勵計劃》、《促進電子元件和半導體製造》、《電子製造集群計劃》。2021年3月印度又發布《IT硬體的生產關聯激勵計劃》(PLI for IT Hardware),這些政策均助長手機EMS在印度發展。且印度政府於2022年8月傳出,正在訂定新的法規,用以限制中國品牌在印度境內銷售價格低於1.2萬盧比的手機,種種外部國際因素影響與內部政策實施下,均將持續增加手機EMS業者在印度的生產規模與意願。
展望未來,中國對疫情管制政策仍相對嚴格,將加速品牌手機業者要求EMS工廠移往其他國家生產,以分散製造過於集中於中國的風險,而在一拉一推雙重力道推波助瀾下,未來印度手機的EMS產值可望進一步提升。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