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緊張關係不斷加劇,曾長年擔任慕尼黑安全會議主席的前德國駐美大使伊辛格(Wolfgang Ischinger)當地時間7日表示,擔憂美中兩個超級大國沒有設立處置危機的通話管道,呼籲雙方加強對話,「少一點高音喇叭式的對吵外交,多一些沉默外交」。另針對中國偵察氣球事件,他建議應該「低調處理」。
德國之聲報導,伊辛格向德國Phoenix電視台指出,過去數十年來,無論是中美兩國,還是其他一些國家都在借助衛星、電子監控以及其他手段獲取訊息。令人遺憾的是,氣球事件令美中雙方的對話受到阻礙。而在俄烏戰爭的大背景下,中美對話顯得尤為重要。
伊辛格指出,中美雙方都有過激反應。美國的過激反應源於共和黨陣營攻擊美國總統拜登的內政需要,而中國的過激處則在於聲稱美方擊落氣球是違反國際法的行為。
伊辛格表示,中美之間顯然沒有設立處置危機的通話管道,這一點令人擔憂。他希望,美國務卿布林肯臨時取消的訪華計畫能夠在近期內成行。同時,即將召開的慕尼黑安全會議也能夠為中美對話提供平台。
今年的慕尼黑安全會議將於17日至19日舉行,這也是俄烏戰爭爆發後的首次會議。美國白宮6日晚間證實,美國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將出席會議並發表演說。白宮表示,在俄羅斯發動侵略戰爭的大背景下,美國副總統出席慕尼黑安全會議展示了跨大西洋夥伴的團結和決心。
會議組織者稱,屆時會有40個國家的元首以及90多名部長級官員與會,包括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波蘭總統杜達(Andrzej Duda)、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以及北約祕書長史托騰柏格(Jens Stoltenberg)。
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報導,中方將派負責外交事務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辦主任王毅出席會議,但官方迄今尚未證實這一消息。此外,會議主辦單位以「不為戰爭罪犯提供宣傳舞台」為由,拒絕邀請俄羅斯官方人士出席會議。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